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2)同样表现雨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2)本题考查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①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②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首诗,写夏天山中夜雨,写得含蓄.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字;后两句写雨后之景: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紧扣一个“急”字.写雨,不写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换至雨后之景,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诗人借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抒发了作者惊异的感情,寓景于情之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
答案:
(1)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2)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杜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
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杜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崇高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翻译:
整个晚上,林子里都洒满了星月的辉光;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听见有雷震响.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因此上,我知道别的山曾经下过大雨,水宛转流到这个地方
看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和"最不想做的事"有什么区别难道都是thelastthingiwanttodo  2020-04-07 …

“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是什么意思?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逢入京使》和《次北固山下》有什么不同  2020-04-27 …

中的问题1.同样是表达思想之情.本诗与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2.(饮湖上初晴后雨)"谈壮浓抹"与  2020-05-22 …

甲乙两个食品连锁店,原来乙店存油数量比甲店多三分之二,现在从乙店取出与甲店四分之一同样多表达油放入  2020-06-03 …

wear和in的区别我知道他们一个是动词,一个是介词.但同样都表示穿着的状态,怎样区分才是最明显的  2020-06-21 …

“故乡今夜思千里”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均运用了哪种同样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2020-07-07 …

古典主义绘画和现实主义如何区分比如马拉之死和伊凡雷帝杀子,同样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为什么不一样?  2020-08-03 …

excel怎么把后面多个表格的内容反映到第一个表里,举例如下:例如:表2里包含各种项目,如:白菜在A  2020-11-01 …

另外有个统计问题问你下哦是同样的表格,区别是C列是条件,统计,A列的单元格数值小于等于C的单元格个数  2020-11-06 …

关于“一”的读法为什么“五一劳动节”的“一”读“衣”的音,而“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电视里读“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