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⑴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有特色的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借景(物)抒情或寓情于景、对比、反衬、用典上任选一种赏析即可。(表现手法1分,结合文本简要赏析2分。)

示例:

①借景(物)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怀土思乡的感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②对比。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切。

③反衬。以“江静”、潮落反衬诗人哀怨痛苦、无一刻宁静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使诗人悲苦的心情更加深切。

④用典。“陇头梅”,化用南朝诗人陆凯的诗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使读者产生不尽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⑤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写的途中所见所感,是实写;最后一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是虚写,虚拟了一段情景来描绘诗人深切的怀土思乡之情。这样,虚实结合,凄切缠绵。

(描写、抒情、对偶、反问等,能够结合文本恰当分析酌情给分。)

(2)“应”,表现的是一种不确定,不肯定的主观感觉,表现了诗人怀土思乡而又归期未卜,想以望梅自慰却又难以实现的凄切缠绵的情怀。(正确理解“应”1分,结合文本简要赏析2分。)

解析: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动量,一条船重19千克长4米,停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两个人分别坐在船的两头,其中一人.一条船重19千克  2020-03-31 …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连贯得体,表达明确。(5分)朦胧的晨雾中,美丽  2020-05-13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2020-05-25 …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连贯得体,表达明确。(5分)朦胧的晨雾中,美丽  2020-07-01 …

平面镜成像问题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平面镜的是:()A:商店橱窗的玻璃B:抛光后的大理石C:投影片  2020-07-02 …

一个人从高处跳下,落地后重心下降一段距离然后静止,地面对此人做功没有?如题,原题用动能定理解题,答  2020-07-21 …

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l5分湿地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  2020-07-25 …

用滴管取一定体积的油滴放入平静的水面,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滴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只要测油膜的  2020-07-29 …

1.题面为图片1.题面为图片A.B.C.D.满分:5分2.用公式DU=νCVDT(式中CV为定容摩尔  2020-11-01 …

科学计算题: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幢距湖面19米高的楼房.接下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幢距湖面19米高的楼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