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问卜中华(节选)余秋雨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十九世纪最后几个月,北京城一片混乱。无能的朝廷、无知的流民、无状的列强,打斗在肮脏的街道和

题目详情
问卜中华(节选)
余秋雨
    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
    十九世纪最后几个月,北京城一片混乱。无能的朝廷、无知的流民、无状的列强,打斗在肮脏的街道和胡同间。商店很少开业,居民很少出门,只有一些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粮店和药店,还会闪动几个慌张的身影。据传说,那天,宣武门外的达仁堂药店接到过一张药方,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其实就是古代的龟甲和兽骨,上面间或刻有一些奇怪的古文字。使用这张药方的病人,叫王懿荣。
    王懿荣是个名人,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学者,金石学家。他还是一个科技出身的大官,授翰林,任南书记行走,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他对古代容器上的铭文作过深入研究,因此,那天偶尔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立即产生敏感,不仅收购了达仁堂的全部“龙骨”,而且嘱人四处搜集,很快就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块有字甲骨。他收购时出钱大方,又多多益善,结果在京城内外,“龙骨”也就从一种不重要的药材变成了很贵得的文物。
    在他之前,也有人听说过河南出土过有字骨版,以为是“古简”。 王懿荣熟悉古籍,又见到了实物,快速作出判断,眼前的这些有字甲骨,与《史记》中“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那就太令人兴奋了,遥远的“五帝三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少实证,而眼前出现的却是那个时候占卜用的卜辞,而且是实实在在一大堆!
占卜,就是询问天意。大事小事都问,最大的事,像战争的胜败、族群的凶云消雾散、农业的收成,是朝廷史官们必须隆重占卜重。先取一块整修过的龟板,刻上一句问话,例如,几天之后要和谁打伏,会赢吗?然后把龟板翻过来,在背面用一块火炭烤出裂纹,根据裂纹的走向和长短寻找答案,并把答案刻上。等到打完伏,再把结果刻上。
    我们的祖先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不知遇到过多少灾衲和挑战。现在,终于可以听到他们向苍天的一句句问卜声了。问得单纯,问得具体,问得诚恳。问上帝,问宗祖,上帝也就是宜祖。有祭礼,有巫祝,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问天也就是问地。
    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深秋?为什么在地下沉默了那么久的华夏老先人,会在这个时候咣当一声掷出自己当年的问卜甲骨,而哗啦啦地流泻出这么一大堆?
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
    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
王懿荣似乎有点听懂。他放下甲骨,站起身来。
    门外要王懿荣关以后事情太多。
    就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半年之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一九OO年八月十五日早晨,王懿荣被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逃离北京。
    王懿荣,这位大学者这时又担负着北京城的防卫职务。在中国历代关及民族安危的战争中,开始总有不少武将在战斗,但到最后还在抵抗的,经常是文官,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恐怕也与中华文化的气节传承有关。王懿荣又是这样,他觉得首都都沦陷、朝廷兆亡,是自己的失职,尽管责任完全不在他。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自己越不应该离开职守,但又不能以中国首都防卫官员的身份束手就擒,成为外国侵略者进一步证明他们胜利的道具。于是,唯一的选择是,在外侵略者还滑来到眼前的这一刻,自杀殉国。
    我一直认为,王懿荣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国难当头的关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
(有删改)(1)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画线句子。
(2)为什么是王懿荣而不是别人,最初发现了“龙骨”里的秘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①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②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是“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
(4)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何艺术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注意题目是“鉴赏”,除了内容,还要赏析艺术形式上的特色.“只隔着”说明很近了,“风、雪”的意象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结合第二段的开头就可以明了.同时,“三阵、一场”只是表示少,不可去穿凿求证.
(2)对文章的三、四段的内容作必要的筛选和归纳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只答含意即可.①句中的“他们”指谁,不能搞错了,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概括出来就是答案.②句用了比喻,是对王懿荣的高度评价.
(4)对艺术特点的鉴赏,一要从全文着眼,二要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发现一点就答一点,尽量不要遗漏.每一特点视题目要求处理好详略,但效果是一定要答出的.

答案:
(1)这里用“风”“雪”的意象形象地说明二十世纪就要到来,(2分)同时暗示民族灾难的发生.
(2)王懿荣是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深入研究过古代铭文.他熟悉古籍,能快速判断出有字甲骨与“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
(3)①作者借古人之口表达了由于清廷腐败无能导致泱泱大国被列强欺凌的愤慨之情.②作者认为王懿荣不仅为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出作者对王懿荣的无限崇敬之情.(意思对即可)
(4)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记叙形象、议论深刻(结合文本分析);(2分)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结合文本分析);(2分)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富于变化(结合文本分析).(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看了 问卜中华(节选)余秋雨一八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