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回答问题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①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题目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①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②。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③?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④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⑤。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⑥免恩。

  [注释]①秀:麦苗开花。②申破:报告真相。考课: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即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③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何必爪牙像钩、牙齿像锯一样地吃人肉。④京畿:京城附近。⑤手持尺牒榜乡村: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⑥蠲( ju1n ):免除。

  [赏读]这首诗是写农夫之苦,并对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之情。诗人在禾穗青干、麦苗黄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现出两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一个是,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灾民们“典桑卖地纳官租”;接着是,在“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里胥才慢腾腾地来到乡村,宣布“免税”的“德音”,让灾民们感谢皇帝的恩德。威逼和欺骗并施,陷农民于最不幸的遭遇中。可以说这是白居易反对横征暴敛最露骨的一首诗。

1 .诗歌是怎样表现“长吏”这一“豺狼”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控诉“长吏”时,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为什么?这样转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描写长吏只用了两句诗,诗人先用灾情的严重作铺垫,随后正面刻画长吏形象,“明知”农民遭灾,却硬是“不申破”,甚至美化现实以博取皇帝的欢心,提升自己的政绩;最后用“我”的控诉作补充。揭露了封建社会最本质的东西,着墨不多而形象凸显,具有高度典型性。   2.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如此转换,变成了直抒胸臆,情绪如烈焰喷发,大大增强了批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