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明制凡鞫重囚大案,必须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会审。洪武时确定会官审录制度,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的官员到场审录,

题目详情
材料  明制凡鞫重囚大案,必须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审,谓之三法司会审。洪武时确定会官审录制度,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的官员到场审录,以后形成制度化。另外,刑科给事中还把握了死囚的终审环节,对于已经判处死刑的罪囚,行刑前还须经刑科最终复核。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府、县由知府、知县负责审理案件,但要受到监察机关的严密监督。总之,从中央到地方一切重大要案的审判,台谏官都要参与,“凡有疑狱,必力争不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刑审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刑审制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明朝刑事审判制度的主要特征有:三四之间相互牵制,形成了制度化,有严格的审判制度,对待死刑的审判,非常谨慎,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另外,监察官参与了审判的整个过程.
(2)结合明朝的社会现实,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审判制度,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但是它依然属于人治社会,缺乏现代法治观念.
故答案为:
(1)三司相互牵制,形成制度化,审判制度严格,谨慎对待死刑加强对地方监察,监察官参与审判过程,
(2)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减少冤假错案,但依然属于人治社会,缺乏现代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