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陈与义(1090-1138),南宋诗人。本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
(1)颔联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能力.诗歌的技巧包括:修辞技巧、描写技巧、表现技巧、抒情技巧.题干问的是“颔联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先找出诗句中涉及的景,“燕子”经受不住连夜的雨,而海棠却经雨而不谢,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燕子”和“海棠”都是喻体,本体是生活中的两类人;借助景物,作者表达了对这两类者的情感.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情感的表现方式如下:直接表达情感,借景、事、物表达情感.题干说“尾联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可见感情并非一种.结合注释可以知道当时的背景,也应是悲的原因之一;“齿豁头童”这是诗人的身体状态,也是悲的原因;“茫茫身世两堪悲”,自己漂泊的身世也是悲的原因.

答案:
(1)①对比.通过对燕子经受不住风雨的打击而海棠却经雨不谢的描写,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像燕子类的朝廷小人的憎恶和谴责.突显了对像海棠类的气节高尚者的崇敬和称颂.②比喻.燕子喻趋炎附势,苟且偷安之人,海棠喻志趣高洁,气节高尚之人.含蓄的表达了对前者的憎恨,对后者的崇敬.③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二月风雨,连绵不断,燕子弱不禁风,海棠却经雨不谢.通过此景,寄寓诗人对失节者的厌恶和对守节者的肯定.(注:把对燕子的描写理解为诗人的自况--孤苦无依,漂泊不定亦可.)(手法1分,内容分析2分,效果分析2分)
 (2)①悲国家“天翻地覆”,国破家亡,草木无知,春色依旧,让人悲痛.②悲自己“齿豁头童”,诗人早衰多病,又不能为主前驱,无法挽救时局,除了遥祝圣明,还能有何作为?③还悲自己漂泊在外,四顾无依,令人悲伤.④悲小人趋炎附势,苟且偷安,使人悲愤.(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赏析:
诗上半写客中生活,完题面.恨醉迟者,谓饮酒难醉,消愁不得,已摄取下半伤感之意.因国家危急,故虽见春色而心伤,犹杜甫所谓“感时花溅泪”也.但作者仍寄以极大希望,谓平乱复国有期,具见其爱国之切矣.纪昀曰:“意境深阔.题外燕子对题内海棠,不觉添出,用笔灵妙.”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