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猎人与狗余显斌茫茫沙漠,蠕动着两个小小黑点:一个是猎人,一个是猎狗。他们被困沙漠,已经整整4天了。他们有肉干,可是水已经不多了。不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猎人与狗
余显斌
    茫茫沙漠,蠕动着两个小小黑点:一个是猎人,一个是猎狗。他们被困沙漠,已经整整4天了。
    他们有肉干,可是水已经不多了。不大的水囊已经见底,每喝一口,猎人的心中就会有一种绝望悄悄漾起,就像溺水的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这是北方大沙漠,千里纵横,沙砾无边。在这里,生命就如一蚁,随时有被天地捻碎的感觉。想到这儿,猎人禁不住激灵灵打个冷战,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夕阳慢慢落下,浑圆,血红,十分壮观。可是,猎人已经没有了观看夕阳的兴致,他望着血红的地平线,仿佛听到了魔鬼的叫嚣,听到了死神的狞笑。
    他定定地坐着,望着猎狗,在天地之间,小如一蚁。猎狗也定定地坐着,望着他。
    夕阳落下,月亮升起,圆满,洁白,这是沙漠里少有的好天气。沙漠上,顿时月光如水。水中,有两粒浮萍:一粒是猎人,一粒是猎狗。他们躺下,挤在一起,相互取暖。不一会儿,一人一狗起了鼾声,就如水面泛起的一个个水泡。
    沙漠很静,被天覆盖着,如洪荒世界,只有几颗星在偷偷窥视着人间。其余的一切都睡熟了。
    猎人嘴里打着鼾声,悄悄坐了起来,手腕一翻,亮出一柄匕首。眼光,锥子一般,扎向猎狗。
    他想下手,杀了猎狗,就用它的血为饮料,走出沙漠。即使不杀它,它也会渴死。他在心里安慰自己。
    他举起匕首,又停下。这是一只有灵性的狗,一次,在雪山上,他晕倒了,是它拖着自己,硬是从死亡边缘将他拖了回来:对它,他下不了手。可是,不杀它,又怎能走出这沙漠呢?再说,今天一天,这狗总望着自己的水囊,很明显,它也感觉到水快没了,也在打囊的主意。
    他不断给自己寻找着下手的理由,终于咬咬牙,再次举起了手。
    月光下,猎狗停止了鼾声,眼角滚出两滴泪水,大大的,银钻一样。猎人心头一抖,匕首落在地上。他抱住猎狗,泪流满面。
    天,慢慢变亮,一轮烈日又暴晒在沙漠上。他和它,在沙漠上蠕蠕而动,小如两只蚂蚁。终于,他们不动了,都趴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水囊中还有一口水,不,小半口。他舍不得喝,不到生命的最后关头,这水,就是希望。
    猎狗突然耸耸鼻子,有气无力地叫了两声。见他不动,它跌跌撞撞跑过来。他一惊,心想,狗东西,果然来抢水了。可是,这会儿,他已没有一点儿力气了。
    猎狗跑过来并没有抢水,而是撕扯他的衣服。他不动,动不了。他的心中,一股寒气透骨袭髓。这猎狗,看样子和他想的一样,想吃掉他,使自己活下来。他没杀它,看样子,它却准备咬死他。恐惧,灌满了他的双眼。
    猎狗并没咬他,扯了一会儿,扯不动他。突然,它叼起水囊,转身跌跌撞撞跑了,跑向沙丘。
    “停下!”他喊,声音如丝。
    猎狗没停,转身望望他,仍朝沙丘跑去,一跌一撞的,喝醉了酒一般。
    “停下,我--开枪啦--”他喊,用尽力气。
    猎狗没停,仍在跑着,已上了沙丘顶。“啪”的一声,枪声响起,在空寂的沙漠上久久回荡。猎狗回过头,望着他,叼着水囊缓缓倒下。
    击毙猎狗,他鼓起最后一点力气,移动着身子,一寸一寸移向沙丘。好在沙丘不大,他终于爬到沙丘上,顿时呆住了:沙丘后,有一片青草,青草中间,汪着一清泉。水塘很小,簸箕大,水面平滑,反射着阳光。
    猎狗鼻子灵,嗅着水源了,来拖他,拖不动,就叼走水囊,引他来追。可惜,没引来他,却引来了一颗子弹。
    这东西,有灵性呢。他跪下,抱着猎狗,号啕大哭。
(1)结合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中猎人心理变化的过程。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画线处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3)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人和一条狗的故事。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深刻寓意。
(4)小说的最后两段是否有必要保留?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从文中找出作品的主要情节进行具体分析.从相关情节中进行筛选,找出重要的语句进行剖析,从而具体得出猎人心理变化的过程.猎人在茫茫的沙漠中已经被困四天,身上所带的一些水所剩无几,此时此刻猎人内心充满一种恐惧之感;猎狗是猎人打猎时的朋友,猎人为了活命准备在晚上杀死猎狗让自己能生存下来,但是作为忠实的朋友,内心充满一种极其哀伤的犹豫,最后由于种种恐惧和绝望,猎人明白了真相之后内心得到了一种释放,淡无比痛苦,悔恨自己的一种行为.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他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的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特色,就是解答本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划线句子通过对,沙漠的一个细致描写,表现出沙漠的原始性,突出在茫茫宇宙之中,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十分渺小,这一句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夜空中的星星描绘的栩栩如生,设置悬念,引起人类的深思.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题意蕴基本能力.解答问题时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的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从文章的关键语句入手,重点,理清文章所蕴含的一个特殊语句,整体性的把握文章的一个特殊效果.危难时刻人与人之间可能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不会去管别人,甚至产生一种猜忌,本文所叙述的猎人和狗在这种环境之中,显得尤为特殊,狗的忠诚以及对主人无比的信任显示出一种极高的善良品质,突出在线,狗与猎人的相依为命, 讽刺人类的自私,呼唤人与人之间真诚对待的美好愿望.
(4)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探究文本价值取向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学生准确理清最后两段与文章核心内容的关系.这是解决本题的一个关键所在.由于本文是一道探究题目,在解答的时候需要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但所表达的观点无论是怎样的,都必须紧扣文章内容,不得天马行空.

答案:
(1)①被困沙漠4天,水已经不多了,恐惧无助.②准备趁夜杀死猎狗求生,犹豫矛盾.③以为猎狗伤害自己,恐惧绝望.④发现真相,痛苦悔恨.(4分)
(2)①描写广阔的天与地,更显出生命的渺小.②用拟人手法,天上的星星仿佛具有人性,见证着人间发生的人性挣扎,更添悬念.③渲染了宁静的环境气氛,与下文猎人准备杀死猎狗的情节形成反差,为故事发展蓄势.( 3分)
(3)危难关头往往是对人性的严峻考验,猜忌与自私是悲剧的根源,只有坚守真诚与信任才能抑恶扬善,彰显人性之美.( 2分)小说奖故事的主人公置于绝境,在水将耗尽,生命无法维系的形势下,狗和人有着不同的表现.狗的忠诚与对主人的信任彰显出危难之中的善,猎人本与狗相依为命,但他的人性在自然的严峻考验下显露出猜疑与自私的一面,始终在善与恶的徘徊中挣扎,最终做出了追悔莫及的决定.(2分)这篇小说寄托了作者对人性中猜忌与自私的批判,对人与人之间善良、真诚与信任的呼唤.(2分)
(4)答案示例①:有必要保留.对故事发生的原因进行说明,形成更明确的结局(2分).与前文情节呼应,使小说结构更完整(2分).抱着猎狗嚎啕大哭表现人物的悔恨,更深化了人性在危难面前扭曲的主题,充满悲剧色彩(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答案示例②:无必要保留.删去这两段使故事戛然而止,更突出结局的出人意料,令人震撼,发人深省(2分).更突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批判性.(2分)让猎狗的善与猎人的恶形成鲜明对比,更突现了现实的残酷,深化了主题.(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物理兴趣小组发现:泥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他们猜想: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则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他们  2020-06-12 …

小明和小刚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发现:泥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他们猜想: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则江水的密  2020-06-22 …

二、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第四章选段,回答问题。我获得自由后大约两星期,一天早上瑞颛沙内务大臣(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帽子周波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冬天的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帽子周波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冬天的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帽子周波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  2020-07-05 …

《荒岛40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吖?(不超过50字)沙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  2020-07-14 …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散曲的()《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2020-07-26 …

荒岛四十天阅读答案沙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  2020-11-06 …

一道非常的难题,没点水平的请别做沙发啊呵呵!我考高手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东莞一服务型公司有一员工,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