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诸葛亮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在今天有现实意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不少于150字.

题目详情
诸葛亮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在今天有现实意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不少于15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亲贤臣,远小人”仍具有现实意义
近读收录于全国干部学习读本,古今文学名篇的诸葛亮《出师表》,有一句话使我久久回荡在脑际,不能忘怀.即,诸葛亮认为“亲贤臣,远小人”,可使汉室复兴.
可以说,诸葛亮这部出师表我读过不知道多少遍,而且曾经生活在“三顾”之地,更有岳飞当年大雨避诸葛茅庐,书武候出师表墨迹,也使人联想起岳武穆的壮怀激烈.而读诸葛先生《出师表》,眼前总能浮出三国时代军阀混战,人民民不聊生的情景,更看出许多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纷纷献计献策或豪情满怀,或诡计多端,陷军队和人民与水深火热.而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却能与刘备披肝沥胆,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出了他壮丽的人生篇章,以至后人们能以“遗表不随诸葛死”,来仰其光芒,来评价他的思想与日月同辉,是值得今天的知识分子们深思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当我读到《出师表》中诸如诸葛亮分析当时蜀汉形势为危急存亡之秋,而蜀国内形势却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回顾他自己的身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成为后世经典之语,总是感慨系之,为诸葛亮成就他自己的事业而深深折服.如果读诸葛亮出师表,对照刘备败军白帝城,弥留之际,沉痛托孤,提出“若嗣主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在后来的事实上,尽管嗣主刘惮终无作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夙兴夜寐,为蜀汉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后主刘惮不仅软弱无能,又亲佞远贤,就会看到,诸葛亮率军远征中原当时多么复杂和矛盾的心情,更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之所以写出师表,不仅是一种呐喊,更是字字句句诚诚恳恳,意绪深沉忠诚尽职的心迹,真是字字看来都是血,出师遗表不寻常.虽然最后还是蜀国先亡,但这与诸葛亮无关,如果刘惮真的能够做到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的预言是可以实现的,可惜事实不是这样.诸葛亮既然是当时的杰出知识分子,也只能用知识分子应该对自己所追述的事业忘情地进行理论实践,为后代树立了以事业为重的光辉典范,在笔者看来,这才是我们今天看待诸葛亮,评价诸葛亮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历代封建王朝的灭亡,也正证实了诸葛亮的话,都是要亲小人,远贤臣之后失败的.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发展时期,老一辈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人,打下了人民的江山,能不能守住人民的江山,这是自毛泽东之后中国人一直思考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毛泽东时期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富强起来,加快了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速度,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更看出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的前提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英明论断,指出了中国的发展动力所在.这就说明,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论点.之所以当前人们空前赞扬胡锦涛执政的业绩,正说明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三位领导人的群众威信是无人可比的.
但是,在中国,一向不缺小人,何谓小人?以前不少人有过论述,就笔者眼中感觉到的小人,就是出馊主意的人,就是不以民族大业为重,不以人民利益为重,站在人民对立面搞所谓标新立异的人,就是那些打着改革旗号,为自己捞到好处的人,甚至为了捞到外国人好处,替人家说话的人,这种人常常有着知识分子的外衣,常常以学术研究为幌子,乘着改革政策出台,钻改革的空子,以政客的嘴脸,混迹于官场、理论界、文化界,混淆视听,干扰正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因为他们挖空心思,精心设计,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一时就听不明白,就总觉得虽似是,还是不对劲,是似是而非的,就不能不对他们保持警惕.如果说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政治敏感语言,这些小人很谨慎,是不怎么说的明白的.当前,经济界、法律界的伪精英,是人们痛之恨之,声讨之的人物,从这几年的实践看,这些人与小人比,没有丝毫两样的.
从国家大计上看小人,就会看出伪精英的丑恶嘴脸,但从个人的角度看,更能看出什么人才是小人,有多少胡长清似的人物说过:如果媒体提醒,如果有人直截了当批评,我何以到了这步田地?就以前不久被审判的湖南省郴州市副市长雷渊利,何以成为“三玩”市长?不就是他手下有一帮小人为他物色美女么?为什么为他物色美女,还不是想通过他手中的权力捞取非法收入么?有网友提出,当前为什么县委书记成为腐败重灾区?也正是县委书记权力过大,身边小人多,办起坏事来更方便,所以,县委书记被小人拖成重灾区就不奇怪了,因此,远小人,亲贤人仍然是当今现代化大业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说,与贤人居,于入芝兰之室,久闻则不知其香,与小人处,于入茅厕,久闻而不知其臭,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邓小平在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初期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打开了窗户,进了苍蝇,就得打死这些苍蝇,如果说改革大潮汹涌而来,那就会有泥沙俱下,就得分清什么是泥沙,什么是主流,就得看清是与不是.更进一步地说,改革开放摆脱了政治挂帅,改革始终与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出现小人为自己利益而不顾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事,就不奇怪,所以,谨防那些为少数人谋利益而坑害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小人,抵制他们的思想侵蚀,堵住他们干政的渠道,才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工作指导思想的现实意义.
看了 诸葛亮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至理贤文有人看好吗《至理贤文》是彻底颠覆了“增广”以往不成篇的风格.更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把人生方面  2020-03-30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  2020-04-06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  2020-04-06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向  2020-04-06 …

尧、舜之所以受到后人高度赞扬,主要是因为他们——1.以天下为公 2.任人唯贤 3.治水有功 4.采  2020-05-16 …

我国人事制度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A.依法管理B.用人唯贤C.公开公平D.党管干部  2020-05-31 …

(急)贤人政治等同于人治么?贤人政治等同于人治么?法治与贤人政治的关系的论文,实际上是写人治与法治的  2020-11-07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在这点上,我们讲究义理,显然和前人的说法在原则上是不同的。从前写文章  2020-11-21 …

第三届全国“十佳自强女孩”候选人张贤丹,从小与父亲、祖母相依为命。父亲瘫痪在床,她体贴地帮助父亲清理  2020-12-18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实际上是告诉我们()A.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B.要学会向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