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局面两例。(2)“人和自然”

题目详情
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局面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___,他修建的___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如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列举出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两例。
(5)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以秦汉更替为例,举例说说秦末为何会发生战争?最终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是谁?
步骤三    学史明智,共建“和谐”中国
(6)通过以上探究,请你谈谈统治者应该如何做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和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文帝、景帝在位时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2)据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可知,“李太守”是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著名思想家孔子、墨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都体现了人本思想,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核心主张“仁”,主张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4)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牧野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以少胜多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大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的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展开的大战,东晋最后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5)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秦末之所以会发生战争是因为秦朝统治非常残暴,最终导致了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围绕“政治清明,勤政爱民,虚心纳谏等”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2)李冰;都江堰.
(3)孔子、墨子、孟子.
(4)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
(5)原因:秦朝统治非常残暴,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徭役赋税繁重,秦始皇为自己修建宫殿和陵墓就征用了70万劳力;法律残酷,有“族诛”、“连坐”等.刘邦.          
(6)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孜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