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前方(曹文轩)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前方(曹文轩)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 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 停地奔跑,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和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影。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 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 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根据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上。
(2)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②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3)“一辆破旧的汽车”在文章多次出现,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力层级D.本题考查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解答本题要注意词语隐含的意思.本题中“家”和“路”应指精神上的产物.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力层级D.解答时要抓住语句内容及表现手法赏析.
①句主要抓住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精神无处寄托的痛苦.
②句主要抓住词语蕴含的深层含义分析,“这坐在车上的人们”指的是“有追求的人们”,“家”指心灵家园、精神家园,“旷野”指“精神无所寄托”.
(3)分析小说写作手法,能力层级C.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词句要注意从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思考作答.
“一辆破旧的汽车”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的作用;内容上象征人类寻觅精神家园的艰辛和伤感,使读者易于理解其深刻的主旨.

参考答案:
(1)家:指心灵家园.路:指人生之路.(意合即可)
(2)①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精神无处寄托的痛苦(惶惑、茫然).(意合即可).
②对有追求的人而言,“前方”就是精神家园.对没有精神追求的人而言,前方就是“旷野”,即便前方是生他养他的家,也永远是“旷野”!
(3)①“一辆破旧的汽车”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的作用.
②内容上还构成了一幅幅画面,象征人类寻觅精神家园的艰辛和伤感,使读者易于理解其深刻的主旨.
看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1语言方面的能力.2和各户沟通方面的能力.3对待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  2020-05-13 …

A、B、C、D四车互碰造成各方车损,A车主责(损失1000元),B车次责(损失600元),C车无责(  2020-05-22 …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  2020-06-22 …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  2020-06-22 …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涉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投票表决时投了弃权票。中国认为,安理会的决议草案“只能造成  2020-06-27 …

情景一:“我变高了,变壮了,身体各方面技能提高了”“我心里渐渐有些想恋爱的冲动了”“我的脾气开始变  2020-07-14 …

协商民主是指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各个政党、阶层、团体、群众等,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  2020-11-27 …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  2020-12-03 …

1.关于声音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  2020-12-07 …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以这样豁达的心态对待暂时的成败,赢得起也输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得意时坦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