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 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 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三百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他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小题1:文章第2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小题2:文章第4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3: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小题4: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小题2: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他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的了解更全面。
小题3:《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小题4: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示有四点:(1)从问题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小题1: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王之后也.悼惠  2020-05-1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阅读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  2020-07-01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  2020-07-03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  2020-07-10 …

关于诉讼管辖权的问题我在做法律中关于诉讼方面的题目时遇到下面的题目,觉得答案有问题,想请各位看下,  2020-07-23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塔是随佛进入中国的。相传释迦牟尼死后,其火化的骨殖变成许多黑白珠子,名“  2020-11-20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王之后也.悼惠王  2020-12-16 …

阅读《我的母亲》,完成后面各题。我到十岁的对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牟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