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和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
(2)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处士卢岵是怎样一个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是近景,分析景物特点抓住“古”“老”,“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是远景,分析景物特点抓住“千”“暗”“入”.
(2)整首诗都是在写景,题干也指明了答题方向“通过景物描写衬托”,答题时,阐述每一联景的内容,分析其特点,最后点明处士卢岵的形象:古朴、清雅、孤寂、高洁.

答案:
(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两联分析各3分
(2)卢岵处在幽深的山居,第二联写古树衬托其古朴,急泉清沙衬托其清雅;第三联居处幽深,衬托出孤高;第四联中的荞麦花衬托其高洁与春天般的生活的色彩.总之通过对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卢岵古朴、清雅、孤寂、高洁的形象.(3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处士卢岵的景慕之情.(2分)

参考译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赏析:
首联两句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诗从“西溪问樵客”开篇,颇类似贾岛的“松下问童子”,用问答的方式开篇,是为了追求生动活泼的效果.这种问答形式使诗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读来轻松自然;若改用直接议论抒情,会有些板滞沉闷.诗人是古代的追隐一族,访寻隐居深山的卢岵,特别渴望见到这位深山高士,暗示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古树”、“急泉”、“千峰”、“暗雨”、“小径”等意象,描写了卢岵山居的景色.近看古木参天,岩石嶙峋,急湍甚箭,白沙历历;远眺千峰林立,云暗雨密,小径蜿蜒,斜入云烟.一幅高峻幽深甚至有些晦暗的画面,写出了处士卢岵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两联不单单是写景,还暗示了诗人一路寻找卢岵的踪迹,从入山问樵客,目标明确,然后一路穿林涉泉,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夕阳西下,鸟亦倦飞而知还,诗人却还未寻到卢岵的居处,颇有疲倦欲返的无奈、焦虑.这两联也不单单是暗示了诗人寻找的踪迹,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一种追求的境界.众山寻他千百度,苦苦求索而不得,焦虑万分,为的是反衬结尾蓦然回首,发现满眼都是明艳的荞麦花,表达了一种开悟的心理经验,这种精神历程有颇为广泛的意义.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如果从单纯的写景角度讲,诗人如果一味写幽静则意境容易晦暗、阴冷,所以,结句“满山荞麦花”,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了几分明媚.古人也惯用“以景结情”的方法来收尾,但此诗结句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诗人为拜见处士而苦苦寻了一天,结果连处士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按理说应当心情沮丧,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然而诗人却没有沮丧,心情反而若满山荞麦花似的一片明朗,象征悟到人生真谛后,心地明朗,若荞麦花一般生机勃勃.
这样的精神历程颇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确定不移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九死不悔的苦苦寻找,诗人就不会有“满山荞麦花”的当下顿悟.诗人认识自我与认识处士是同时完成的,在坚持要认识山居处士的迷失中,历经种种周折,承受种种磨练之后,豁然开悟,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境界升华.隐士就是隐士,恬然自安,访客难见也是正常.何况,人生也无所谓扫兴不扫兴,只要随遇而安,到处都有好景色,到处都有好心情.在寻找处士的过程中,诗人发现了内心,也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表现了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什么叫盘状构造?月球有一些山脉,亚平宁山脉是其中最著名的几个之一.它的一些山峰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不  2020-03-31 …

智力题一架飞机匀速直线飞行,飞到一个山峰,山峰上一个人.当飞机飞过山峰上的人一架飞机匀速直线飞行,  2020-06-07 …

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大伊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伊山诞生于太古代  2020-07-0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大伊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伊山诞生于太古代,迄今已有20亿年  2020-07-02 …

历经大风受阻的严重障碍,克服了缺氧、寒冷、失眠等困难,2012年5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4名  2020-07-1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那些巨石,有的雄奇,有的俊逸,还有的在山顶立着,竟然直插云天。这就是  2020-11-12 …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节日期间,麻城龟峰山成为花的海洋,人的海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2020-11-13 …

历经大风受阻的严重障碍,克服了缺氧、寒冷、失眠等困难,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4名队员从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  2020-11-22 …

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脉东部边  2020-12-25 …

这个作业怎么做?阅读完成练习.阅读完成练习.美丽的武夷山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