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抓药高军眼睛紧盯着医生抓药的手,张鸣鸾由在心里嘀咕逐渐变得嘴里出声了:“这样能行?准吗?”正在为他抓药的高介宾,系中医世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抓  药
高  军
    眼睛紧盯着医生抓药的手,张鸣鸾由在心里嘀咕逐渐变得嘴里出声了:“这样能行?准吗?”
    正在为他抓药的高介宾,系中医世家,祖祖辈辈精研岐黄,到他这一代尤其是对温热之症有颇深的研究。一般病人经他诊治,用八服之内的中药就能治好,故在阳都有“高八服”之称。慕名来找他治病的人整日不断溜儿,所以也就养成了一些脾气,会时常就和人较起劲来。他听到张鸣鸾的话后,将已抓好的药快速倒回了药柜,把处方推给了徒弟:“你给他用药戥子配上吧。”然后转身去接待下一位病人去了。
    高介宾总是在纸上开出药方后,习惯从中药柜里用手去把药抓出来包给病人,了解他的人都不会产生疑问,一是习惯了他的这种做派,二是他这样抓的药都是能在八服之内治疗好病人,所以一般是没有人会提出疑问的。
    所以,徒弟也就一般不用干抓药的活儿了,甚至对能“抬手取,低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的中药柜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拉开那些药斗,对药戥子也用得很不熟练,他对着师傅开的药方,很生疏地用半天工夫才为张鸣鸾包好了药。
    两天后,张鸣鸾再次领着病人上门了,高介宾看到病人梦寐惊惕、胸脘痞闷、眼角赤红等症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让病人坐在案前,高介宾搭手诊脉,发现左带微数,右关微弦,肝木乘脾土症状明显,再这样下去会有七情之忧六淫之侮,于是再次开出了包含人参、半夏、枳实、茯苓、干姜、小川连等几味药的处方。
    徒弟在一边看得很清楚,这个处方和上次开的完全一样,就是每味药的用量也没有一点加减,徒弟看了病人一眼,又看了师傅几眼,嘴唇轻微动了动,还是忍住了。
    高介宾拿着药方,慢慢走向药柜,把药方认真铺展在前面的柜台上,回过头去对着药柜扫视了一眼,然后眼睛眯上了。当高介宾的眼睛再睁开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眼里面精光四射,好像在看无穷远处似的。只见他紧握着的两手猛然张开,左手拉开药斗,右手迅速伸进去,将好似漫不经心抓起的药快速放到徒弟铺展好的草纸上。如此这般一会儿,三服药已经抓好,徒弟认真包好递给了张鸣鸾。
    这次,张鸣鸾之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他这次来之前,很多人嘱咐他不要多说话,并告诉他高介宾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用手抓药比用药戥子戥得都准,尽管放心就是了。
    三天后,病人复诊,舌苔已退,病减六七,但口中味淡,时或作酸,尤其大便燥坚症状还很严重。高介宾换方,又给抓了三味药,这次主要用了柏子仁、苁蓉、小茴、车前等。
    病人上门三次,服完高介宾用手给抓的六服药后痊愈。这时候,作为病人亲属的张鸣鸾再次上门了,他除了感到有很多疑惑外,还对高介宾徒弟第一次给包的药产生了怀疑。高介宾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没等他开口就说道:“我的徒弟给你包的药,一点也没有问题,这个请你放心。”
    徒弟在一边也赶紧声明:“我就是按照师傅开的药方包的,可不敢乱来,哪敢不弄准哪!”
    张鸣鸾脸刷的红了,他嗫嚅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那、那为什么不管用呢?”
    “怎么不管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懂不懂?”高介宾口气严厉起来。
觉得医生说的有道理,张鸣鸾用力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高大夫,我吧就是觉得很奇怪,你用手去抓药它准吗你说说?”
    “病人属于湿热燥化,需要温干扶阳润燥,所以见效慢一些。”高介宾不接他的话茬,一边走向下一位求诊者,一边解释了一句。
    等候的病人说他了:“你说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高大夫要是抓药抓得不准能治好病人吗?”
    另一人说道:“再说了,高大夫的绝招就是抓药。他用手抓的药见效快,徒弟用秤称的药反而见效慢,这个事儿谁不知道啊。你第一回嫌他抓得不准,你这不是找事儿嘛,真傻。不的话,肯定还能早好几天呢。”
    张鸣鸾在众人的议论中,眨巴了一阵子眼睛,起身走到高介宾前,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
    高介宾摆摆手:“医生就是给病人治病的,谢什么谢,走吧走吧……”
    张鸣鸾感到高介宾那并排在一起的细长手指上,好似有一股中药的香气正在逐渐散发弥漫开来。
(摘自《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高介宾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祖辈辈精研岐黄,艺术可谓有家学渊源,这个插叙部分为他在阳都为病人看病用手抓药的习惯做了补充,突出他抓药奇准的特点。
B.徒弟由于一般不用干抓药的活儿了,对那些药斗,药戥子很生疏,用了半天功夫才配好药。这才导致药效不佳。
C.人物对话富于口语化色彩,这让小说充满浓郁的生活情味,为小说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D.后来,张鸣鸾的病被治好,他特意登门感谢高介宾,由于心理作用,张鸣鸾感到高介宾手指上好像有中药的香气。
E.在打手脉诊时,高介宾不仅能够发现病人的当前病情症状,而且能够预判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表现了其医术的高明。
(2)小说中的高介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以“抓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高医生抓药精准的原因是什么?对其用手抓药的方式你是否认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C项,表述不全面,还应该加上“使医生、徒弟等人物性格很鲜明”.B项“徒弟配药的手法生疏导致药效不佳”的说法有误,真正的原因是“病人属于湿热燥化,需要温干扶阳润燥,所以见效慢一些”.D项“张鸣鸾的病被治好”错误,是他家属的病被治好.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高医生通过把脉精准、吃药不过八剂,可以看出高医生的医术高明;从“慕名来找他治病的人整日不断溜儿,所以也就养成了一些脾气,会时常就和人较起劲来”可以看出高医生个性鲜明;面对病人关于八服之内治疗好病人的疑问,高医生却不计较,治病不求答谢,这可以体现高医生医德高尚,待人真诚.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基本能力.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抓药”实际上检测出医生的基本功力,符合作品医生这个任务的身份定位,通过通过高医生的“高八服”之称,从侧面烘托出其艺术的高超,丰满其人物性格.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探究题,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即所问,然后才能有所答,否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失误.本题要示探究文中一句话的潜台词,并结合小说的主题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打准角度,然后才能准确作答.探究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时,首先要注意“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这一限制,不能从其他角度切入;其次是要通过对文章语言、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分析,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挖掘这个故事的深意;再次是要结合具体内容阐述,不能简单宽泛,可从文中找出主人公对自然的态度情感等重要内容作为依据.分析其抓药精准,可以从高医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其职业定位进行分析,对于其手抓药是否赞同,在分析时要侧重于原文内容.

答案:
(1)AE(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医术高明:出身于巾医世家,把脉透彻,抓药精准;②自信、有个性:以手抓药,有时爱和人较劲;③医德高尚,以诚待人:面对怀疑不计较,看病治人,不求病人答谢.(每点2分)
(3)①“抓药”是传统中医的基本功,这样的故事既符合人物身份,义增加了传奇色彩.②以抓药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抓药是主人公的绝活,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每点2分)
(4)第一问:①高医生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祖辈辈行医抓药,手艺是祖传的;②长年行医,熟能生巧,手艺是平时勤学苦练的结果.(每点2分)
第二问:示例:认同,高医生以手抓药的绝活是我国传统巾医的基本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并非乱抓,因此才有“高八服”的称号.对这种精湛的传统技艺应当继承和发扬.
示例:不认同,用手抓药,再准也有误差,那是早期缺乏精密仪器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抓法远不如精密的科学仪器来得准确,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国中医要与时俱进,熟练使用新仪器、掌握新技能.((4分),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医生说看不清就是女孩吗 教你4招从医生嘴里套出性别!  2020-03-29 …

填反义词组成词语,然后对号入座…这个难到我了…()口()心嘴上爱说,心里不存什么.可不是口是心非,  2020-05-13 …

英语翻译1.读书有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2020-06-05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涌读,决不能记,  2020-06-15 …

古文二则理解意思.读书有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  2020-06-23 …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  2020-07-07 …

学校组织体检,在检测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时,张华听到医生嘴里在轻轻数着张华的心跳数,等数到18时  2020-07-08 …

成语:眼()手()眼花缭乱望眼欲穿心明眼亮贼眉鼠眼眉来眼去掩人耳目眼不见,心不烦眼不见为净眼馋肚饱眼  2020-11-07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2020-12-04 …

一个孩子因眼角膜出现问题失明了,父母为他不知流了多少伤心的眼泪。医生说,要想治好孩子的眼睛,只有找到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