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
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 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 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 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 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 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 ”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晋书·山简传》)
小题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不为家公所 了解
B.人思 诚完全
C. 于涅阳驻扎
D. 流涕慷慨因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广得才之路华轶 江州作难
B. 至于 后汉,女君临朝 至于 幽暗昏惑之地而无物以相之
C.臣 以为 不先所难 以为 功伐乎
D.唯酒 可忍孰不可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山简性情温文尔雅,有父亲的风度,与谯国人嵇绍、沛郡人刘谟、弘农人杨齐名,历任朝廷要职,死时六十岁,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B.山简认为唐虞的兴盛,是有好的辅佐大臣;周室的兴隆,是因为人才济济。秦汉以来,教化逐渐衰败,尊贵的官位,出自左右幸臣,这是乱的开始。
C.山简希望皇帝命令公卿大臣议论选举自己所见的后辈英才、乡邑中出众者、有才能可以任用的人,主事的人根据才能加以叙用。这是授人官职,与众人共同决定的办法
D.永嘉三年,四方作乱,天下分裂,君威不振,朝野危惧。而山简却整天悠闲自得,沉迷于饮酒,常常出外娱乐游玩。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3分)
(2)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4分)
(3)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
(1) 我认为自古以来的兴衰,在于用人;如果得到了适当的人才,就能治理好国家。
(2) 因此郭泰、许劭一类人,在民间发表高论;陈蕃、李固一类人,在朝廷坚守忠节。
(3) 国家颠覆,不能匡正救难,是晋人的罪人,怎能作乐!


小题1:尽:竭尽
小题1:介词,到A目的连词,来/介词,在;C认为/把…作为;D宾前标志/代词,这
小题1:主事的人根据才能加以叙用应为主事的人根据缺员情况优先叙用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是:(1) 以为、苟、不理各一分。(2)是以、伦、徒各一分。(3)匡、之、何各一分。
【参考译文】山简字季伦。性情温文尔雅,有父亲的风度,年龄二十多岁,山涛不了解他。山简叹息说:“我快三十岁了,而不被家父了解!”后来与谯国人嵇绍、沛郡人刘谟、弘农人杨都有名望。起初任太子舍人,多次升官任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任为青州刺史。
山简想让朝廷大臣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以此广求人才。上疏说:“我认为自古以来的兴衰,在于用人;如果得到了适当的人才,就能治理好国家。《尚书》言:‘知人善任,帝王所难。’唐虞的兴盛,是有好的辅佐大臣;周室的兴隆,是因为人才济济。秦汉以来,教化逐渐衰败。到了后汉,女主临朝,尊贵的官位,出自左右幸臣,这是乱的开始。因此郭泰、许劭一类人,在民间发表高论;陈蕃、李固一类人,在朝廷坚守忠节。这样君臣的名节,古今遗留下来的典章,得以流传。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接受魏的禅让,泰始之初,日理万机,佐佐之臣,都能奉行职事。当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开始在太极东堂听政,评议尚书奏报,一般是议论刑法,不议论选举。我认为这是不先弄清难事,而弄清容易的事。陛下刚开始治理天下,人心欲竭尽忠诚,每当在听政的日子里,命令公卿大臣先议论选举,各自说出自己所见的后辈英才、乡邑中出众者、有才能可以任用的人,把名字都奏报上来,主事的人根据缺员情况优先叙用。这是授人官职,与众人共同决定的办法。”朝廷依从他。
永嘉三年,出任征南将军。那时四方作乱,天下分裂,君威不振,朝野危惧。山简整天悠闲自得,沉迷于饮酒。习氏,是荆地的豪族,有优美的园林水池,山简每逢出外娱乐游玩,大多去池上,设酒喝醉,命名水池为高阳池。
当时刘聪入侵,京师受到威胁。山简遣督护王万率军队去解救,屯兵涅阳,被宛城敌人王如所破,于是跑到婴城自守。,山简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人归附。当时华轶在江州作乱,有人劝山简讨伐他。山简说:“与彦夏是老朋友,我为他惆怅。山简怎能讨伐朋友。为自己捞取功劳呢”他的笃厚就是这样。当时乐府艺人避难,大多跑到沔汉,宴会时,手下人有的劝说奏乐。山简说:“国家颠覆,不能匡正救难,是晋人的罪人,怎能作乐!”由此流涕慷慨,在座的人都感到羞愧。死时六十岁,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与品悟甲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2020-05-16 …

《史记》的一段古文“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彊而义  2020-06-07 …

比较阅读文言文原文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敏而  2020-06-08 …

阅读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  2020-06-08 …

一.读下列孔子名言,想一想哪句与课文有联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20-06-08 …

阅读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  2020-06-08 …

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B.“学而不思则罔  2020-07-02 …

文言文中几个而的用法.1.相委而去.2.学而时习之.3.人不知而不愠.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三十  2020-07-23 …

文言文而的用法“而的用法,有的表示顺接,有的表示转接请区别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  2020-11-30 …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阅读下面的古文,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