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闰11月多少年一次?有闰11月吗?我是农历11月23生日!请问要多少年才一次闰11月啊?还是没有闰11月?

题目详情
闰11月多少年一次?有闰11月吗?
我是农历11月23生日!请问要多少年才一次闰11月啊?还是没有闰11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要回答你的问题,先得弄清楚年、月、日是怎么来的.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年”,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我们知道,一个太阳回归年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日数如何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
在历法中,年和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时间的自然单位,分别称为历年和历月.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阳历的每一历年都接近于回归年.在一长时间内,历年的平均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在这一前提下,每年划分为12个历月,它们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因此,在阳历中,便采用与回归年最相近的整日数来计算年的长度,一年365日.
很明显,如果阳历的历年长度每年都为365日,那么由于每一历年比回归年长度短0.2422日,长此以往,差数不断积累,季节就会不断向后推迟.为了克服这一点,阳历规定设置闰年,闰年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称为平年.置闰的规则可用三句话来表示: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其余的年份为平年.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依据月亮运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种历法.制订阴历的原则是使每一历月都接近于朔望月,历月平均长度应等于朔望月.然后,使历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由于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阴历的历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间,以使历月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当然,这样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由于阴历的历年不能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因而已很少为人所用.
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朔望月;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农历规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决于合朔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朔中所含的日数来决定.由于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正好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或小月,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尽可能与朔望月相近,其剩余的差数则依靠闰月以及闰月月建的安排来调节.
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都很零碎,而我国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发现,如果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
农历的置闰规则,与节气有关.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
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