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国家政权的稳固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duizhi废除、取

题目详情
国家政权的稳固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duizhi 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董仲舒对汉武帝说过这样一段话,“《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摘自部编七年级教材材料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门行》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贵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族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摘自部编七年级教材(1)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材料一中汉武帝治理国家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2)材料二中光武帝的举措,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材料三《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期的社会状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曹操采取了什么措施?《步出夏门行》中曹操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为实现远大理想,他做了怎样的努力?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的看法。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duizhi 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可知,这是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的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这是汉武帝在思想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封建大一统国家的精神支柱.
(2)据材料二“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可知,光武帝的举措使当时的社会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国,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奴婢的政令.他先后九次颁发了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之后多次下令免罪徒为庶民,轻徭薄赋,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并减四百余县,精简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3)材料三《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期的社会状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曹操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流亡的军队和民众进行农业生产,解决大批流民的生计.《步出夏门行》中曹操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又挥师南下,想统一中国,与孙刘进行了赤壁之战.
(4)据材料四“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贵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族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可知,孝文帝是北魏杰出的帝王,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顺应形势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适时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理想远大,有坚定目标,脚踏实地等.
故答案为: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封建大一统国家的精神支柱.
(2)出现“光武中兴”.
(3)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流亡的军队和民众进行农业生产,解决大批流民的生计.在官渡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又挥师南下,想统一中国,与孙刘进行了赤壁之战.
(4)孝文帝是北魏杰出的帝王,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顺应形势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结合史实说明一点即可).
(5)适时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理想远大,有坚定目标,脚踏实地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