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顾晓蕊的《温暖的依靠》完成下列各题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

题目详情
阅读顾晓蕊的《温暖的依靠》完成下列各题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撞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文章围绕父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八岁时,___
十岁时,___
十二岁时,___
上初中时,父亲为我购买课外读物,我喜欢上了我阅读写作。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赏析下面句子。
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
②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第③节中“咧开嘴直笑”写出了父亲的喜悦之情,“揉了揉眼”写出了母亲不敢相信父亲回来的事实。
B.第⑦小节划线句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
C.文中“我”的情感先后经历了排斥、厌烦、感动、依恋、崇敬、感念。
D.本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往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4)【链接】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于漪《往事依依》
选文第十五小节和链接材料都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写法和作用上的异同。
相同点:___
不同点: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某件事时,一般格式是谁的什么.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第六段到第八段讲述的是父亲夜晚给我掖好被子,我假装睡着.第九段讲述的是十岁时,父亲冒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第十一段到第十三段讲述的是十二岁时,父亲带我去山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据此可作答.
(2)①本题考查赏析修辞的能力.赏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时,首先需要明确句子中的修辞方法,然后根据修辞方法来分析其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征或是情感即可.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我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比作清清浅浅的溪,从而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我与父亲心灵之间的距离.
②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渲染了某种气氛,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有时也会有为下文的某个情节作铺垫的作用.这句话是一个景物描写,也可称为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快乐的氛围,表现了内心的愉悦,也为下文我从峭壁上掉下来做了铺垫.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本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先是疏远和陌生,但随着与父亲的接触,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渐渐明白了父亲对自已的深情,从而表现了父子情深的主题,并没有刻意表现自己内心的愧疚.
故选D.
(4)本题考查写作方法.根据第十五小节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可知,这两处都使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和老师读书时的神态,但链接材料中还出现了学生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据此可分析异同.
答案:
(1)(4分)父亲夜晚给我掖好被子,我假装睡着;十岁时,父亲冒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十二岁时,父亲带我去山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紧扣父亲和“我”做了什么事)
(2)①(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心灵距离(隔膜)(1分).
②(4分)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温馨、快乐的氛围(1分),烘托了“我”的愉悦之情(1分),为下文“我”从峭壁坠落埋下伏笔(1分).
(3)D(3分)
(4)相同点:①都用了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文中的父亲和老师都重视以身作则,在行动上起模范作用(1分),旨在熏染孩子,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1分).
不同点:①本文通过对父亲的动作、神态的刻画突出其诵读的用意(1分);②链接材料通过学生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1分),更突出老师的讲课入情入心(1分).
看了 阅读顾晓蕊的《温暖的依靠》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镇静,多自在,多可亲爱.  2020-05-13 …

秋阳一篇小短文来帮忙啊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镇  2020-05-13 …

从下面几个选项中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写在横线上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娟娟地流  2020-05-17 …

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镇静,多自在,多可亲爱.  2020-06-18 …

“昏线随地球自转由昼入夜,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为什么?  2020-06-27 …

央视“出游讲文明、快乐靠大家”公益广告词:有些行为不恰当,在这跟您提个醒。出国旅行,文明当先;随地  2020-07-07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随着非法养狗现象的愈演愈烈,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2020-11-21 …

秋阳的阅读答案本文对秋阳的描写十分生动,下面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什么样的特点?1、你看他多镇静,多自在  2020-11-24 …

秋阳阅读题答案秋阳徐志摩(1)这秋阳--他仿佛叫你想起什么.一个老乡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你看他多  2020-12-01 …

标准层两条主线放好后,怎么用大尺子放线!两条主线,第一次横着打尺子有距离,竖着随便放的吗还是从一条大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