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阿婆,我要这一束!”黑衫黑裤的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
    “阿婆,我要这一束!”
    黑衫黑裤的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
    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
    “死婴那,这么憨慢!卡紧,郎客在等哪!”老祖母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
    “没要紧,阿婆,阮时干真多,让伊慢慢来。”
    安抚了老祖母,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埃塞俄比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王爱莲,补习费呢?”
    林老师的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她永远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
    “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
    林老师从来不发脾气,他只是冷冷地看着你。
    “上来!”
    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
    “解黑板上第三题!”
    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
  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粉笔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
    “过来!”
    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等着要发生的事。
    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
    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了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边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平衡的游戏。
    并不是王爱莲的挨打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的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作“鸡兔同笼”;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在男生那一排去;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在教室后罚站,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煌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要他在下课时间跑步绕校园一周。
    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
    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带回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了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
    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吋一吋地往上抽长……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1)文章叙写了三个孩子的遭遇,请分条做简单概括。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作者让“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这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4)说说文末“慢慢来,慢慢来”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所以,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也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把钥匙.分析可知,文章叙写了三个孩子的遭遇有,五岁小孩帮大人做生意遭呵斥,王爱莲因没有交学费遭老师打骂并失学,十一岁的“我”因不堪忍受学校的种种逼迫而逃学一个月等.
(2)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能力.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的特点.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去分析语句的深刻含 意.“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求能够分析这类语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分析可知,画横线的句子列举当时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对比了我有耐心等待孩子打蝴蝶结,既交代了背景,又表现了“我”对孩子的怜惜和关爱.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内容,这一句反复出现的作用,应注意文学作品常见表现手法的运用.“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渲染了贫困生活的氛围,烘托对孩子的怜爱.同时起到了线索作用,前后照应,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和深化主题等.结合全文,分析可知,本题最后一段蕴含着作者多种思想感情,如爱怜花店孩子,谴责学校家庭社会中存在的威压式教育,对儿童问题的深入思考等.


答案:
(1)①五岁小孩帮大人做生意遭呵斥,②王爱莲因没有交学费遭老师打骂并失学,③十一岁的“我”因不堪忍受学校的种种逼迫而逃学一个月.(每点1分,共3分)
(2)用排比句列举当时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反映出世界的残酷、苦难和紧张忙碌(也可说交代背景),反衬(或对比)我有耐心等待孩子打蝴蝶结,表现了“我”对孩子的怜惜和关爱.(写法2分,内容主旨2分,共4分.意对即可给分)
(3)内容上:表现拥挤贫困的日常生活(或渲染零乱贫困生活的氛围),烘托作者对孩子的怜爱心理.(1分)  结构上:过渡(或线索)作用,以此句引出回忆,又以此句收束回忆;前后照应,强化作者情感.(2分)(共3分)
(4)既是对花店孩子的爱怜(1分),对学校家庭社会中存在的威压式教育的谴责(1分),同时也是对所有儿童的关爱和对儿童问题的思考(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