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燕辞归”与“客尚淹留”是对比,燕归而客留,从而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秋景凄清;“离人心上秋”,离人相别;“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功业无望;“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羁旅漂泊.

答案:
(1)①对比.②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 (也可以答“反衬”)
(2)①秋景凄清;②离人相别;③功业无望;④羁旅漂泊

参考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便会令我滋生思念的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赏析: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此词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词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经常可见,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实不该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秋属岁未,颇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
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漫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2020-06-09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唐多令(南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  2020-06-09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唐多令•惜别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  2020-06-09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2020-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