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①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陡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①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陡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
    ②师父的所为是在提醒徒弟:石子满了还有沙子,沙子满了还有石灰,石灰满了还有水……怎么可以轻易断定碗中所盛之物“满了”呢?其中的道理告斥我们: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凡有进取心的人,其理想和追求都不会有“满了”的时候,月亮再美丽,也有阴缺的时候;岩石再坚硬,也经不住无休止的风化;白玉再光洁,也会有微小的瑕疵……
    ③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古语云:“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生在世,虽然苦短,但一步步走下去却十分漫长,因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要不停地汲取,吐故纳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前进的车轮就会倒退,进取的思想就会滑坡;停止不前的人生如同一潭死水,推而不进的灵魂将会跌入命运的低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永不觉“满”的无穷无尽。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不自满、不自足,达到了学习、修养和工作的进步。
    ④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不以“满了”为自足,方会有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着、厚积薄发的人生理念、忧先乐后的胸怀气度。有了这样的智慧和态度,就能摆脱私欲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取;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登攀。
    ⑤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当下有很多人有了文凭、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在工作岗位上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满了”,于是书读得少了、工作不认真了、他人的忠告不肯听了。其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没有资格自满;在工作上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都不能骄傲。如果你在前进的征途中不思进取,自以为大脑库存的东西已经“满了”的时候,这时,不妨将自己的心智从自以为是中暂时抽离出来,给自己的思想按一下暂停键,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看清事物的本质,也能虚心采纳各方意见,以利于随时找到应对之策。在你自以为“满了”的时候,如果暂时停下来进行思考,会让你受惠更多,在更敏锐的智慧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改“自满”为“不足”,在前进途中展现出自信与气势,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决定。
    ⑥总之,人生决不可以“满”而自足。如果存有认识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的这种心态,产生这样的念头,那么就要暂停一下,一天、一小时、几分钟甚至短到深呼吸那么一下都行。这样的暂停,能让人在“自满”中换一种思维方式,很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回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自满”为“不足”,在工作和学习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有人说,文章①②段讲述分析《满了吗》的故事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应该删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作者认为这样才能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
(5)有位同学收集到下面一则材料,想用在文中做论据,放在第几段合适?为什么?
【材料】
    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本文题目是“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结合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的是语段不能删去的问题,首先表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然后分析这个段落的内容,再说说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需要分析开头语段所起的作用,据此即可解答.
(3)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题,需要通读全文,分清楚层次,概括每层意思,并且用标志性词语串联,即可解答.这篇文章开头讲述分析《满了吗》的故事引出论点,接着论述了如何做到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据此解答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三段“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第四段“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第五段“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用原文即可解答.
(5)本题考查了论据的使用问题,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这篇文章每段论述的核心是什么,然后看材料,这则材料讲述的是曾国藩读书不能满足,要有志有恒,正好能够论证第四段“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因此放到第四段合适.
答案:
(1).(2分)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2).(3分)这种说法不对(1分).文章第①②段讲述分析《满了吗》的故事,是为了引出论点,并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不能删去.(2分)
(3)(3分)首先通过《满了吗》的故事,引出中心论点: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1分),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1分),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1分).
(4).(3分)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怍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
(5).(3分)第④段(1分).品读材料,明确材料讲述了曾国藩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从不自足的精神,正好印证了第④段的“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的观点(2分).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这一句所表现出的艺术美是什么?  2020-05-20 …

波长l的光照明迈克尔逊干涉仪,一个臂长L,另一个臂长L+DL,干涉仪的接收端由光电管接收.问:(1  2020-06-12 …

(2014•徐州)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41g,已知其  2020-07-01 …

“双十一”小明妈妈在某网上给小明购买了一件小工艺品,质量是210g.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  2020-07-05 …

一口大锅,里面是沸腾的油,一个艺人,挽起胳膊,把胳膊在盛满醋的盆中浸一下,然后把手伸到油锅里,出来  2020-07-06 …

工艺商场按标价200元销售某种进价为155元的工艺品,每天可售出该工艺品100件.若每件工艺品降价  2020-07-18 …

小明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铝制成的工艺品,如图,小明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243g,测  2020-07-19 …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是()①为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提出②在艺术问  2020-11-14 …

小明为判断一工艺品是否纯银制作,他准备测出其密度,于是先取一装满水的容器,测得其质量为100g,放入  2020-12-08 …

自古以来,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艺术技艺的追求上,中国人都讲究和谐、圆满、对称、均衡的哲学。龙泉青釉瓷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