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花旦胡炎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味飘满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花 旦
胡 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味飘满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舞台很小,一桌桌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之后,就是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状的饺子……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地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那是花旦的脸。花旦的脸很俏,花旦的脸就像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那一刻突然想起了旧时的堂会。戏子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局长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花旦说不会喝酒。领导不信,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过,只好碰了一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交杯酒不可。花旦不从,局长说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那位领导一把拉住花旦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不扫领导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夫的爱》,行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导摔了一个酒杯,呸,不识抬举!
    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我这个团长的位子怕也坐不稳了。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脸青了,一句话也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不住。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还很会说话。没过一年就红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一块,站在野外的土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选自《小小说名家欣赏》,有删改)(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花旦的形象特点。
(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语句。
①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②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一下。
(3)文中画线部分,插入花旦的心理描写,请简要说明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
(4)文中人物都无名无姓,仅用其社会角色或官职来代替,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花旦的脸很俏,花旦的脸就像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脸蛋俊俏;“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可见她唱功高超;“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状的饺子”“她就想着工作结束,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的除夕”可见她喜欢家的温馨;“花旦愣了愣,坚决地摇摇头”“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说明她不畏权贵;“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说明她勇敢果断;“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仍和姐妹们一块,站在野外的土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明她淡泊名利,坚守艺术纯真;
(2)“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是神态描写,说明局长这话主要是给花旦说的,期望花旦能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也从侧面反应花旦人美唱功高超;“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是比喻,写出花旦感到人格受到侮辱,所以有“受伤”的感觉;
(3)把旧社会戏子与新时代文艺工作人员进行对比,写出花旦对于艺术工作的态度;把她对家庭的渴望与对眼前的宴会的厌弃对比,写出她对家庭温馨的珍惜;花旦因为厅堂里的氛围想起旧时的堂会,暗示厅堂里的氛围太轻浮;想回到丈夫女儿身边,和开头包饺子照应,也为下文她毅然拒绝领导调戏转身离开做铺垫;花旦的形象也因此塑造了出来;
(4)从情节上看,人物的身份官职让他们在小说中做出相应的行为,情节更流畅;从环境描写上看,官职与角色能直接将读者带入相关环境;从人物塑造上看,作者是通过小说塑造某一类官员、领导的丑恶形象,不是特指,所以直接用官职代称;从主题上看,作者通过小人物的抗争反应社会现实,突出主人公的高洁品性,这种安排更讽刺,也更突出主题;

答案:
(1)①演唱水平高;②脸蛋俊俏;③珍惜家庭温馨的生活;④不畏惧权势(不畏 惧世俗、纯洁坚贞);⑤淡薄名利;⑥勇敢果断;⑦对艺术纯真的坚守.
(2)①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局长对花旦有很高的期望值(从侧面写出了花旦人美歌也美).②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口哨”比喻成“刀片”),形象地说明了这轻佻、尖锐的口哨让花旦感到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没有获得应有尊重,或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3)①对比中突出花旦对演唱的态度和认识,以及除夕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惜;②委婉地点出了大厅里的氛围,在花旦看来,和旧时的堂会有相似之处;③既和开头斗室里包饺子的温馨生活相照应,也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交代、暗示),使下文情节的发展有其合理的逻辑;④有助于花旦高尚形象的塑造,能很好突出文章的主题.
(3)①人物的角色或官职决定人物的言行,这样安排更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读起来自然顺畅.比如花旦作为演员,除夕也该参与 演出,而作为妻子和妈妈珍惜家庭温情也在情理之中(比如领导大权在握,对下颐指气使,甚至言行粗俗不堪,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②作者这样安排意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得以某种角色或官职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同时言行也受到这种角色或官职的影响和左右,这是一种客观存在.③作者这样安排有利于塑造某类人的群体形象,本文主要展现的是某类领导的丑恶嘴脸,以及像花旦这类小人物的生活际遇.④本文主要表现世俗对艺术的亵渎和下层小人物的抗争;其实更应看到,一旦某些人担任了某种官职,那么人性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就会异化,因而这样安排既加强了讽刺效果,又体现出主题的深刻性.
看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双面绒转移印花,两边都印花型.打卷后一面沾上了另一面的颜色.是不是升华牢度不好?我是分二次印的.先  2020-05-17 …

静电现象疑问1静电现象是不是只发生在绝缘体之间.2静电现象是摩擦后A失去外层电子,B摩擦得到A的电  2020-06-02 …

不小心把充电器从插排上带下来了,然后邦一声,飘下来一片电花.寝室断电了,我找楼下阿姨推电闸阿姨说要  2020-07-02 …

在燃气灶上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我们看  2020-07-10 …

小明与小亮两人所穿的鞋的号码和外观完全相同,一天晚上,他们把鞋随便脱在门外后换上拖鞋,在小明的家中  2020-08-01 …

五年一班学期初剪了l00面小红旗和80朵小红花作为纪律与学习评比的标志.如果每次奖出的红旗数相同,红  2020-11-20 …

爸爸和年幼的儿子饭后再看电视,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爸爸:花甲是指人的年龄到了60岁,再过几年你爷爷  2020-12-08 …

爸爸和年幼的儿子饭后再看电视,下面是她们的一段对话,试填空,并分析一下理由!儿子(困惑的):爸爸,电  2020-12-08 …

爸爸和年幼的儿子饭后再看电视,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爸爸:花甲是指人的年龄到了60岁,再过几年你爷爷  2020-12-08 …

阅读《让思维开出智慧之花》,完成下面题目。(12分)让思维开出智慧之花①面对土著居民不穿鞋的现状,两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