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宋•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宋•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1)本词上片结尾两句和《琵琶行》中的“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都有景物描写,但两者的描写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感情?结尾两句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时指出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呕哑嘲哳难为听”从听觉来写,运用了拟声词;“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只恨清明雨”是属于视觉描写,“恨”将红杏残花拟人化.
(2)本题有两小问.一是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结合词的内容分析,重点抓住“远信还因归燕误”分析.第二问“怎样表现”是分析表达技巧,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技巧的运用,并分析其情感.关键句“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答案:
(1)《琵琶行》中的这两句主要是从听觉角度来描写,用了拟声词来描述;(2分)而本词这两句则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带雨的红杏残花以人的情感,实际是以花暗比伤春的思妇.(3分)
(2)词的下片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带来的寂寞哀怨之情.(2分)她盼望春燕能带来远方亲人的信息,然而燕归人不归的对比,使她只能对归燕产生埋怨.(2分)远人无信,她只能对着画屏想象远人的行程,通过虚写表现其深深的相思之苦.(2分)

参考译文:
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赏析:
首句别开生面,不以景语起兴,而纯以陈述语气,描写闺中女子心绪:“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寒未去”说明此时尚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受天气影响,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无常.“深深处”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一种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之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愁之深沉难去,可见一斑.
春来,百花盛开.本来是春光骀荡,美景无限,“红杏枝头花几许?”红杏满枝,繁花怒放,可是她却想到,它究竟能开多久呢?“惜春长怕花开早.”既盼又怕,对花是如此,对自己的青春又何尝不如此.愿青春如花朵般娇艳,而青春又不会久驻,不正像枝头的红杏花,很快就不会剩有多少么?对于久望游子的闺中人,岂不更怕“一朝春尽红颜老”?于是,泪流满面,更恨起“清明雨”来.说“止恨清明雨”,可能所思之人因雨不能迅速归来的意思.不过另方面,“清明雨”也可说是泛指.因为这雨,如“雨横风狂三月暮”的雨,如“雨打梨花深闭门”的雨.总之,它会使得花儿凋残,人的青春老去,那怎么能不恨它呢?“止恨”,分量很重,映照出人的恨深怨极而又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尽日沉烟香一缕”,这一句写闺中情景,女主人公的生活是多么寂静凄清,她终日对着一缕袅袅香烟出神,心中苦闷至极.她的愁闷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她心中有无限恨,不觉中喝了很多酒, 以至于久睡不醒.紧接着一句“恼破春情绪”,径直说出她的春愁.
结尾两句“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让我们知道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盼望着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又令人失望.一个“又”字,点明了失望之久.这里不说所惦记着的人没有捎信回来,却怪燕子忘了带信,构思巧妙.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画屏上烟水茫茫,那条蜿蜒的水路,不正是当初心爱的人远去时所走的西江之路吗?写出了闺中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