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何不临风听虫鸣查干①自古,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享受。它比交响乐更具实感,更具韵味。临风,使虫之多音部美声传得更远,更入心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何不临风听虫鸣
查干
     ①自古,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享受。它比交响乐更具实感,更具韵味。临风,使虫之多音部美声传得更远,更入心入肺,甚或灵魂。假如遇有夏日午后,且有野性的、带有草木香味的微风款款地吹来,那感觉更为美妙。所谓临风听虫鸣,是也。
     ②一个人,如果忽略了临风听虫鸣这一情趣,那一定是莫大的人生遗憾。尤其在情趣横生的梦幻童年。若能拥有一方葳蕤山水,一个人的童年就充满了梦幻般的听觉享受。那是因为,拥有了万千昆虫家族所发出的,生动而美妙的自然之声。
     ③我童年的家乡,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美丽山水。每当夏尾秋首之时,昆虫世界便就活跃起来,它们的鸣声铺天盖地,盖过了风声,盖过了谷涛和麦浪。仿佛个个都是善于抒情的种子,胸中积有太多的情致与绵思,不来它一个倾泻万里,就觉得憋闷似的。
     ④然而,这种悠悠然陶陶然的鸣叫,仅仅是为情而生的吗?不尽然。每当夏秋交接之时,恰好也是庄稼灌浆之时。这时,无论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银白的荞麦花,都由童年将要转入青年壮年这个成熟的季节了。由此可以猜测,那些虫鸣,或许正是为之而生发的。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这或许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君子协定呢,万物之相合过程。
     ⑤我相信,昆虫与庄稼、树木花草,一定是相扶相拽、互为依存的。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芳邻。越是野性十足的地方,越如斯。我童年的家乡,便是一方充满野性的土地。因为那时,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还有一片片生命可依的湿地,似一张张健硕的肺叶,展开在那里,让万千生物赖以呼吸,延续生命,传宗接代。家乡的虫鸣,月白风清之时尤盛。那是一种空空的、脆脆的、泉流般的美韵合声。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
     ⑥有关虫鸣的这种感受,古人比我们深刻许多。前几日翻阅古籍,见有关虫鸣的记载,最早始于《诗经》,其中就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或“处暑蛩鸣”之说。所言蟋蟀,是鸣虫,也叫蛐蛐儿。其声短促而凄切,闻之令人生悲。也有人凭借虫鸣去抒发情怀的。如,虞世南的《蝉》一首:“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借此吐露心声: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己就能够声名远播,被世人认可。而唐朝诗人杨万里,则借助虫鸣,去状写一种生活中的小细节,写得十分生动真切。他在《夏夜追凉》一诗中写到:“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可见,聆听虫鸣早已是我们古人的一种习惯,并与情感世界相连。虫鸣唧唧兮自古至今,不但使凡尘中的人得以耳聪,更使人心静如苔。
     ⑦聆听虫鸣,是属于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人,大多没有这个福分了。仅仅农药的出现,就使万千昆虫趋于绝迹。如今,面对太过吵闹、太过浮夸的人类世界,连大山大水都捂起了耳朵,何言小小昆虫耳?如今,想去聆听虫鸣,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种奢求了。
     ⑧前些年,我曾应邀前去京郊云蒙山里的鬼谷子山寨小住了10天。那里,草木繁生、潭瀑横空、山泉缭绕于幽深谷底。又恰逢仲夏之时,聆听虫鸣,就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⑨当久违了的虫鸣阵阵掠耳时,我喜不自禁,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甚至跟随飞动中的蚂蚱,听着它们的啪啪之声,跑动起来,竟忘记了自己是白发之人。有蝉在山楂树高枝空空地鸣叫,声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而藏于草丛中的昆虫合唱队,一拨儿接一拨儿地出来亮相,其情切切其势也夺人,使人间琴瑟顿时黯然。
     ⑩使万千昆虫家族得以生存,安然繁衍,躲过了现代文明的侵害和骚扰,是这方山野的功德所在。我们当记之。茅舍外,月明山静夜气渐趋浓重,正可临风聆听虫鸣耳。夜,微寒。竖起衣领,走,听虫去!
(选自2013年09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君子协定”的含义。
(2)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⑨段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虫鸣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画线句所包含的情感。
(5)文章多次写到“虫鸣”,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理解词语的高要求,即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形象性作用,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结构性作用,精确性作用.要抓住关键句提炼概括,即“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万物之相合过程”等.
(2)景物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时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分析可知,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既“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又“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这里突出了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作者对故乡及美好生态环境的怀念等.
(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好处有,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2.侧面描写(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分析可知,第⑨段既选取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又将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从而突出了虫鸣声音的美妙及效果等.
(4)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分析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一方面可以用还原法,表达出句子的本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归纳出语句的言外之意.分析可知,第⑩段画线句的情感包含了对乡村昆虫安然繁衍的欣慰,还有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的忧虑等.
(5)作品标题的作用一般有: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分析可知,除以上外,文中“虫鸣”还象征了对逝去生活的回忆,又调整了行文节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等.

答案:
(1)①“君子协定”是指虫鸣时万物拔着节地往上长;②暗示了万物之间的和谐相生.(每点1分)
(2)①突出和谐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1分)②表明作者对故乡以及故乡良好生态环境的怀念.(2分)
(3)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选取典型(蝉、草丛中的昆虫)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用作者听到虫鸣时的激动心情来刻画虫鸣的悦耳,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突出虫鸣的声音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的效果.(答到第一点并有具体分析给2分,答到第二点或第三点并有具体分析给2分.)
(4)①乡村使得昆虫得以安然繁衍的欣慰情感.(1分)②对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2分)
(5)①“虫鸣”作为行文的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②照应文章题目,突出文章主旨.③“虫鸣”象征对已经逝去的生活的回忆.④调整了行文的节奏,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看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文字的中心句是?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界各种音响的复制.金  2020-05-17 …

在项目变更管理汇总,变更影响分析一般由( )负责。A.变更申请提出者B.变更管理者C.变更控制委员  2020-05-26 …

在项目变更管理中,变更影响分析一般由( )负责。A.变更申请提出者B.变更管理员C.变更控制委员会D  2020-05-26 …

项日整体变更控制管理的流程是:变更请求→()A.同意或否决变更→变更影响评估→执行B.执行变更→变更  2020-05-26 …

因设计变更影响商品房使用功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将设计变更书面通知买受  2020-05-30 …

对将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估,这  2020-06-07 …

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式扩音设备,声音变得更加响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的缘故(音调/响度/音色),声  2020-06-17 …

一篇100词左右的英语作文2004年雅典奥运会使中国令世人瞩目,中国运动员创造了新的奥运会金牌记录,  2020-11-22 …

一道大学概率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三版)沈恒范习题一第14题设一只昆虫所生的虫卵数ξ服从泊松分布  2020-12-05 …

一个关于声音传播的问题!闹钟放在桌子上时很响,将它拿到被子上时,却不怎么响,放到被子里面时则更不响,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