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何不临风听虫鸣查干①自古,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享受。它比交响乐更具实感,更具韵味。临风,使虫之多音部美声传得更远,更入心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何不临风听虫鸣
查干
     ①自古,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享受。它比交响乐更具实感,更具韵味。临风,使虫之多音部美声传得更远,更入心入肺,甚或灵魂。假如遇有夏日午后,且有野性的、带有草木香味的微风款款地吹来,那感觉更为美妙。所谓临风听虫鸣,是也。
     ②一个人,如果忽略了临风听虫鸣这一情趣,那一定是莫大的人生遗憾。尤其在情趣横生的梦幻童年。若能拥有一方葳蕤山水,一个人的童年就充满了梦幻般的听觉享受。那是因为,拥有了万千昆虫家族所发出的,生动而美妙的自然之声。
     ③我童年的家乡,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美丽山水。每当夏尾秋首之时,昆虫世界便就活跃起来,它们的鸣声铺天盖地,盖过了风声,盖过了谷涛和麦浪。仿佛个个都是善于抒情的种子,胸中积有太多的情致与绵思,不来它一个倾泻万里,就觉得憋闷似的。
     ④然而,这种悠悠然陶陶然的鸣叫,仅仅是为情而生的吗?不尽然。每当夏秋交接之时,恰好也是庄稼灌浆之时。这时,无论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银白的荞麦花,都由童年将要转入青年壮年这个成熟的季节了。由此可以猜测,那些虫鸣,或许正是为之而生发的。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这或许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君子协定呢,万物之相合过程。
     ⑤我相信,昆虫与庄稼、树木花草,一定是相扶相拽、互为依存的。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芳邻。越是野性十足的地方,越如斯。我童年的家乡,便是一方充满野性的土地。因为那时,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还有一片片生命可依的湿地,似一张张健硕的肺叶,展开在那里,让万千生物赖以呼吸,延续生命,传宗接代。家乡的虫鸣,月白风清之时尤盛。那是一种空空的、脆脆的、泉流般的美韵合声。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
     ⑥有关虫鸣的这种感受,古人比我们深刻许多。前几日翻阅古籍,见有关虫鸣的记载,最早始于《诗经》,其中就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或“处暑蛩鸣”之说。所言蟋蟀,是鸣虫,也叫蛐蛐儿。其声短促而凄切,闻之令人生悲。也有人凭借虫鸣去抒发情怀的。如,虞世南的《蝉》一首:“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借此吐露心声: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己就能够声名远播,被世人认可。而唐朝诗人杨万里,则借助虫鸣,去状写一种生活中的小细节,写得十分生动真切。他在《夏夜追凉》一诗中写到:“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可见,聆听虫鸣早已是我们古人的一种习惯,并与情感世界相连。虫鸣唧唧兮自古至今,不但使凡尘中的人得以耳聪,更使人心静如苔。
     ⑦聆听虫鸣,是属于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人,大多没有这个福分了。仅仅农药的出现,就使万千昆虫趋于绝迹。如今,面对太过吵闹、太过浮夸的人类世界,连大山大水都捂起了耳朵,何言小小昆虫耳?如今,想去聆听虫鸣,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种奢求了。
     ⑧前些年,我曾应邀前去京郊云蒙山里的鬼谷子山寨小住了10天。那里,草木繁生、潭瀑横空、山泉缭绕于幽深谷底。又恰逢仲夏之时,聆听虫鸣,就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⑨当久违了的虫鸣阵阵掠耳时,我喜不自禁,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甚至跟随飞动中的蚂蚱,听着它们的啪啪之声,跑动起来,竟忘记了自己是白发之人。有蝉在山楂树高枝空空地鸣叫,声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而藏于草丛中的昆虫合唱队,一拨儿接一拨儿地出来亮相,其情切切其势也夺人,使人间琴瑟顿时黯然。
     ⑩使万千昆虫家族得以生存,安然繁衍,躲过了现代文明的侵害和骚扰,是这方山野的功德所在。我们当记之。茅舍外,月明山静夜气渐趋浓重,正可临风聆听虫鸣耳。夜,微寒。竖起衣领,走,听虫去!
(1)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君子协定”的含义。
(2)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⑨段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虫鸣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画线句所包含的情感。
(5)文章多次写到“虫鸣”,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理解词语的高要求,即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形象性作用,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结构性作用,精确性作用.要抓住关键句提炼概括,即“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万物之相合过程”等.
(2)景物描写可以同时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分析可知,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既“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又“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这里突出了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作者对故乡及美好生态环境的怀念等.
(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好处有,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2.侧面描写(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分析可知,第⑨段既选取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又将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从而突出了虫鸣声音的美妙及效果等.
(4)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分析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一方面可以用还原法,表达出句子的本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归纳出语句的言外之意.分析可知,第⑩段画线句的情感包含了对乡村昆虫安然繁衍的欣慰,还有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的忧虑等.
(5)作品标题的作用一般有: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分析可知,除以上外,文中“虫鸣”还象征了对逝去生活的回忆,又调整了行文节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等.

答案:
(1)①“君子协定”是指虫鸣时万物拔着节地往上长;②暗示了万物之间的和谐相生.(每点1分)
(2)①突出和谐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1分)②表明作者对故乡以及故乡良好生态环境的怀念.(2分)
(3)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选取典型(蝉、草丛中的昆虫)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用作者听到虫鸣时的激动心情来刻画虫鸣的悦耳,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突出虫鸣的声音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的效果.(答到第一点并有具体分析给2分,答到第二点或第三点并有具体分析给2分.)
(4)①乡村使得昆虫得以安然繁衍的欣慰情感.(1分)②对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2分)
(5)①“虫鸣”作为行文的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②照应文章题目,突出文章主旨.③“虫鸣”象征对已经逝去的生活的回忆.④调整了行文的节奏,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看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问题:在一片生长茂盛的松树林中生活着松毛虫、灰喜鹊等动物,人们为了使松树林长  2020-05-13 …

一只昆虫在如图所示的树枝上寻觅食物,假定昆虫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地选择一条路径,则它获得食物的概率  2020-06-18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如果  2020-07-02 …

英语翻译1.越是懂得享受,就越是爱上它的天籁般的声音.杜比5.1环绕立体声场设计,有效降噪,输出淳  2020-07-23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食虫的瓶子草你知道吗?有一种植物得天独厚,它不仅样貌美丽,而且还拥有一个  2020-11-03 …

培训协议期内不得享受年假合理么?单位给员工外出培训,以晋升为研究生学历,受训时间为3年,并签订培训服  2020-11-04 …

英语翻译我心目中理想的女朋友是温柔的、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长着长长的中分发型,有双大大的眼睛,知道体  2020-11-23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  2020-11-25 …

得意的萤火虫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童话,完成练习.得意的萤火虫那一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萤火虫得意洋  2020-12-06 …

如图16所示,当磕头虫背朝下射在地面时,它会弓起它的背向上突然弹起,而将体内储存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