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丝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产生“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

题目详情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丝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产生“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仅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
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
(4)利用所学知识,试分析如何提高蚕茧的产量并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
(2)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适度等.
(4)蚕茧是幼虫吐出的丝结成的,因此可延长蚕的幼虫期来增加蚕茧的产量.从表中可看出在光线暗而均匀的条件下“薄头茧”总发生率最低,因此可采用暗而均匀的光线提高蚕茧的质量.
故答案为:(1)蛹;
(2)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温度(或湿度等)
(4)可以适当延长蚕的幼虫期,并且采用暗而均匀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