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迎风.

题目详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迎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看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类有给地球带来了好处吗这问题我想了很久,人类给地球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现在我都没发现.想去的都是  2020-05-16 …

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找原  2020-06-18 …

依据文意,在下边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喻体。开拓者的美名,令人神往、羡慕、崇敬。它,般吸引着青年人去奋斗  2020-06-25 …

依据文意,在下边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喻体。开拓者的美名,令人神往、羡慕、崇敬。它,般吸引着青年人去奋斗  2020-07-04 …

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14人,在乙处植树的有6人,现调70人去支援.(1)若要使在甲  2020-07-15 …

有一次,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派人去朋友佛印处借一样东西,他对仆人说:“你只要戴一草帽,穿一木屐去,佛印  2020-07-16 …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20-07-21 …

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14人,在乙处植树的有6人,现调70人去支援.(1)若要使在甲  2020-07-21 …

下面诗歌没有缺憾美的一项是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松  2020-12-01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相关内容:老魔听说,暴躁如雷道:“罢了!罢了!这就是孙行者假妆神仙骗哄去了!那猴头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