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白日须照吾精诚,札国无事忧无倾.以额扣关错者怒,驺虞折去生草茎

题目详情
白日须照吾精诚,札国无事忧无倾.以额扣关错者怒,驺虞折去生草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李白:《梁甫吟》
  全唐诗卷20_60【相和歌辞·梁甫吟】
  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钧,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阢当安之.
  楼主要的应该就是这首李白的《梁甫吟》吧.楼主问的那两句话的意思是“白日不照吾精诚”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
  全诗的评赏是: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看了 白日须照吾精诚,札国无事忧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无根、茎、叶B.用种子繁殖C.有根、茎、叶D.用孢  2020-05-14 …

下列描述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是()A.具有根、茎、叶B.靠孢子繁殖后代C.有胚珠无子房壁,种子  2020-05-14 …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  2020-06-14 …

(2011•青岛模拟)海带是大型海藻,葫芦藓是常见的苔藓植物.它们的相同点是()A.它们都无根、茎  2020-06-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  2020-06-21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  2020-07-02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  2020-07-08 …

(15分)材料一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  2020-07-24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  2020-11-30 …

“一战”后列宁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理由是基于A.殖民地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