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行政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日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行政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日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
材料二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规定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包括其子弟)、地方豪强有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选署不公、苛阿所受,蔽贤宠顽;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贷赂、割损政令,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违法行为。
唐代规定,监察官则主要察官人善恶;察户口流散,籍账隐没,赋役不均;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等。材料三汉文帝时,发现“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监督御史”;而唐代则规定尚书仆射对于“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金代规定“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
材料四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实行的监察制度及其职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监察官职责的异同。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监察制度的什么特点?
(4)在材料四中,包拯提出了什么原则?
(5)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对今天有何借鉴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_责监察百官,并“掌图籍秘书”,并参领机要,下设御史中丞河侍御史等职;在地方上设监御史,对郡实行监督。    
(2)同:都监督官吏的违法行为。
异:汉代受监督的 官吏品级较高,还对地方豪强进行监察,监察内容侧重于吏治腐败和残暴。而唐代加强对发展经济、选拔人才、冤假错案的监察,体现了对民生的更多关怀。 
(3)实行双重监察,即对监察机关要加强监察。体现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与成熟。
(4)选拔“端劲特立之士”即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担任监察官员。  
(5)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帮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借鉴作用:要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盼相关法规;要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选拔清正廉洁的监察官员;要加强对监察机关自身的监察,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本题旨在考查孝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难度较低,直接从材料中选取即可。第(2)问难度较高,一是要从汉代刺史有关职责中找到“二千石”,结合教材内容得出刺史监督的地方官品级较高;二是从“不奉诏书,背公向私”“违公下比”“割损政令““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信息总结出汉代侧重监察吏治腐败 现象;再从唐代所列职能中“察户口流散”“察德行孝娣”“察农桑不勤”等得出汉唐监察官制度的异同。‘第(3)问要抓住对御史进行“纠劾”得出结论。第(4)问较为简单,从“端劲特立”一词,结合包拯是个大清官的常识,即可得出结论。第(5)问要从所有材料和前四问中得出结论,材料一和第(1)问强翻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制度,材料二和第(2)问强调监察的相关法规和职能,材料三和第(3)问强调监察制度的完善,材特四和第(4)问强调监察官员的选拔标准,从中徉出的结论均对今天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