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须臾,裁决 俱:全都
B.谓紫微舍人齐浣曰 顾:回头
C.以明皇太平之政 济:救济
D.近者倦于勤 稍:渐渐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
A.自才不及崇 / 皆美于徐公
B.爱身保禄从之 /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 / 犹且从师而问
D.上览表,益加悼惜 / 今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___
A.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B.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C.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D.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5)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姚崇才能出众,娴于正午,请假十余日,竟能导致政事堆积。
B.曹参完全奉行小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C.卢怀慎为官清廉,以国事为重,像皇帝举贤能之士。
D.卢怀慎和姚崇同心协力,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6)请把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译文:___
②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译文:___
③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济:成就.
(2)B     A.以:认为;B.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转折;C.焉:代词,之;D.代词,他的,他们的.
(3)C      宋璟和卢从愿经常一起去探望他.相与:一起.
(4)B     “用事”为动词,“掌权、当政”的意思,作谓语,“为”为介词,不能跟在“用事”的后面,“为”前断句,排除A;“愚惑以乱其治”与“专固以分其权”结构对称,中间断句,排除C、D.句子翻译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
(5)D     “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错,应该是“开元盛世”.
(6)①委:委托;雅俗:雅士俗人;耳:罢了.句子翻译为: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②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美:形容词作动词,赞美.句子翻译为:(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作法.
③览:看;益:更加.句子翻译为:皇帝看了奏章,对他的离世越发惋惜.

答案:
(1)C
(2)B
(3)C
(4)B
(5)D
(6)①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②(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作法.
③皇帝看了奏章,对他的离世越发惋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臣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作法.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材料二:
唐朝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当官身份高贵以后,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对待亲戚朋友,卢怀慎的帮助和接济非常大方.后来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一起去探望他.卢怀慎一直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出将入相,作国家的藩篱、皇帝的辅臣,皇帝寻求天下大治的心思很急切,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近些时候对政务渐渐有所懈怠,这时候往往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在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就亲手写了一封奏章,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奏章,对他的离世越发惋惜.
看了 材料一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  2020-06-10 …

明代学者顾宪成撰有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北京一青年仿此撰写  2020-06-10 …

代学者顾宪成撰有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北京一青年仿此撰写一  2020-06-10 …

明代学者顾宪成曾撰写一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位青年模仿此  2020-06-10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告诉我们青少年要()A.关心社会发  2020-06-10 …

代学者顾宪成撰有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北京一青年仿此撰写一  2020-06-28 …

明代学者顾宪成撰有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北京一青年仿此撰写  2020-06-28 …

家和万事兴下一句是什么事事衰啊?家和万事兴然后还有两个字事事衰。正好两句相反,应该是什么事事衰啊?  2020-07-04 …

2016年11月,秦皇岛市政府于出台了秦皇岛市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2020-11-12 …

英语翻译1一旦你下定决心,你就不能改变主意.2我试图说服他不要去看电影,但他就不听.3顾客坚决要求退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