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之际,忠臣介子推割自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几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之际,忠臣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帮助他①     了难关。后来重耳当上国君,犒赏天下,但淡于功名利禄的介子推已带着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知恩图报心切,便亲往绵山恭请,为迫介子推出山而放火。三日火熄,介子推与其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晋文公悲恸不已,遂厚葬介子推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又要求国民在介子推身亡之日,不得生火煮作,②        吃冷食,以示纪念。此后相沿成俗,称为“寒食禁火”,便成了寒食节。
    古人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大都有应景伤怀之意。如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更有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所作《黄州寒食诗》一帖二首,言人生苦旅之事,不胜感人。
    唐朝孟云卿写道:“三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断烟火,不独清明为子推。”这诗已不仅仅是个人伤怀,而是因寒食而关注到了民间的疾苦,又较其他高一层次。
    固然,寒食节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渐去渐远,然而每当念起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的介子推先生,又想起体验人生伤痛、关注民间疾苦的古贤情怀,我总觉得,纪念寒食节还是有着其独特而可贵的③        意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
A.赏(kào)     悲(dòng)     溪沙(wǎn)     一(tiě)
B.赏(gāo)     悲(dòng)     溪沙(huàn)    一(tiē)
C.赏(gāo)     悲(tòng)     溪沙(wǎn)     一(tiē)
D.赏(kào)     悲(tòng)     溪沙(huàn)    一(tiě)
(2)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
A.度过   需   现时       B.度过   须   现实
C.渡过   须   现实       D.渡过   需   现时
(3)下面对文中画线成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B.知恩图报--怀德报恩
C.高风亮节--抗怀物外          D.铮铮铁骨--刚正不阿
(4)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后世有许多诗人借寒食节抒发个人情怀,下面四首诗中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关注到社会现象的一首是___
A.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
B.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C.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寒食日献郡守》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基本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A、“恸”的正确读音为“tòng”,“浣”的正确读音为“huàn”;B、“犒”的正确读音为“kào”,“恸”的正确读音为“tòng”,“帖”的正确读音为“tiě”;C、“犒”的正确读音为“kào”,“浣”的正确读音为“huàn”,“帖”的正确读音为“tiě”.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度过”指时间上过了一段时候,如“度过春节”,“度过假期”,“度过困难时期”,“度过少年时光”等等;“渡过”则指空间上过了一段距离,往往是指从此岸到彼岸,如“渡过大河”,“渡过大海”,“渡过难关”等等.第①空根据意思应该填上“渡过”;“需”有请求的意思,比如我需要某某东西,就是想让别人帮自己获得这个东西;“须”带命令式的,比如你必须把某某事情办好.第②空根据“吃冷食”,表明必须,应该填写“须”;“现实”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真实的即时物.“现时”现在,此刻.根据语境,应该填写“现实”.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A、寥寥无几--寥若晨星:都表现了一种少,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B、知恩图报--怀德报恩:都表现出一种品质,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C、高风亮节--抗怀物外:胸怀高尚,超越世俗之外,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D、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一个是表明人的骨气,一个是表明人的骨气,此处不宜进行替换.故选D.
(4)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理解备选诗句的整体意思.D、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表明内心的一种不满,同时运用典故揭示社会腐败的现象;ABC三项均只表现了个人的一种具体感受,没有反映具体的社会现象.故选D.

答案:
(1)D
(2)C
(3)D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