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材料:杀害婆罗门应损毁自己,并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
杀害婆罗门应损毁自己,并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着哪几个等级?这一等级制度史称什么?
(3)根据材料判断最高的是哪个等级,最低的是哪个等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以上材料是古代印度的法律条文.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着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这一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判断最高的是婆罗门,最低的是首陀罗.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故答案为:
(1)古代印度.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
(3)婆罗门,首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