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意)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意)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之 意)而无耻(“羞耻之心”之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之意)。
一一引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可以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
——引自《韩非子·显学》 
材料三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引自《苟子·性恶论》
材料四 民之以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度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引自《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五 在中国的王道(用礼仪治天下).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用刑法、武力、权势治天下)相 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韩非子、苟子、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一、二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明产生材料一至四的各种观点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治理国家,统治百姓之道。
(2)孔子以 “德”,“礼”作为治理百姓的基本原则;韩非子强调实行强权政治;荀子强调“礼仪”,“法政”,“刑罚”相结合;孟子主张“恭人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
(3)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重“刑”,强调暴力,镇压人民反抗。
(4)无论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
(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长期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各阶级都企图寻求治理百姓和国家的最好办法。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同“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罪犯是人,罪犯是公民,罪犯是犯了罪的公民。  2020-05-18 …

17.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2分)A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B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C领导他人犯罪的犯罪  2020-05-20 …

历史的《学海导航》上有一道材料题,给出的是“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避免  2020-05-22 …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国民众酗酒的材料,写出两条结论。国家经济损失(年)医保体系的损失(年)酗  2020-07-06 …

阅读下列材料:《汉穆拉比法典》(片段)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020-07-08 …

农民刘某拉了一车西瓜去县城卖,路上一车西瓜被歹徒劫走。刘某到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以下班为由拒绝出警,  2020-11-06 …

下列说法和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由于李某揭发的是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人的犯罪事实,所以当地人民法院  2020-11-21 …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明A、王子一定犯法B、庶民一定犯法C、王子一庶民都犯法D、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020-11-27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军阀力量过于强大B.中国共产党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C.国民党右派叛变  2020-12-01 …

今年3月,一位新疆姑娘去桂林游玩时,因拒绝下车购物被导游恐吓。导游侵犯了公民的()A.生命健康权B.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