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一夜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
《时代邮刊》中的文章一语道破当今中国社会现象中的巨大矛盾,那人们作为抨击者和不良价值观实践者的双重身份。
其实这一现象早已屡见不鲜。鲁迅先生一个世纪前就书中写道:“在中国,尤其在城市,看到有暴病倒地或摔倒的。走上去扶的人少。多数是嘲笑和旁观。”一个世纪后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可那些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之人又有多少真正拾起内心的道德与良知?
抨击不良价值观本身并没有错,可一味地抨击唤不回社会的长久进步。相反,缺乏实践的抨击将撕裂社会共识的基础,它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与忧恨的种子,使社会陷入呼唤着道德却不见道德的恶性循环之中。看看随地扔垃圾的人几个没有嘲笑过国人素质差?看看那些仇富仇官之人,几个不想涉足官场,又有几个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
当抨击走在实践前面时,除了人心惶惶,民心动摇,社会能迎接多少肩部希望的曙光呢?
因此,让实践先行,让抨击滞后,才是今天之国人急需认清的道理。
实践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也许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的出现,一次次“最美”的彰显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持久而丰沛的道德力量,不虚张声势,不矫揉造作,却能刹那间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让人心凝聚在他们道德光环的周围,使社会向善向美,这便是实践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丑陋事件频发的年代,这股力量更为重要。正如白岩松所说:“在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善的愿望并没有泯灭,却因此变得更加强烈。”没错,抨击丑陋不是长远之计,只有道德理想也不是根本途径,唯有用自身的道德之光侵吞社会的黑暗,才可能换回光明的明天。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一味地抨击不过是高难度的道德绑架,不过是粗暴的权力炫耀,不会让社会的冷漠消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唯有实践的开拓才能真正使崇德善行扎根于中国广袤的社会土壤,开出耀眼的和谐之花,芬香四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用一言一行筑牢国家发展的道德基石,让道德星空照亮你我通往道德高地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