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 ,其母方 织。孟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 恒过 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 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 ,其母方 织。孟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 恒过 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 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 ,其母方 织。孟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 恒过 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 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 ,其母方 织。孟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 恒过 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 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 ,其母方 织。孟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 恒过 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 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常常犯错误 (2)割断 2.(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
看了 文言文阅读。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  2020-06-17 …

1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2020-06-17 …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一段的主旨含义及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思想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  2020-06-17 …

1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2020-06-18 …

两小儿辩日中是讽刺孔子的无知吗?  2020-07-05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2020-07-16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2020-07-16 …

老子的“无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知”一样吗?你是如何理解的?注意一定要分析200字以内,也别太少  2020-07-28 …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一天,孟  2020-11-14 …

在括号里补上下列句子省略的人物(孟母戒子)()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孟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