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孔子之口,他骂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断子绝孙,一般而言,孔子很少骂人的,说明这件事情的可恨度是那么大.但我很奇怪,古代用活人殉葬人,后来变为

题目详情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孔子之口,他骂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断子绝孙,一般而言,孔子很少骂人的,说明这件事情的可恨度是那么大.但我很奇怪,古代用活人殉葬人,后来变为用木偶人、土俑代替殉葬的活人,孔子应该感到欣慰才是,为何骂得这样厉害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典出《孟子 - 梁惠王上》原文是: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论语中并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来自孟子的转述,也就是说,这话也许不是孔子说的,是孟子假托的.当然这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另外,孔孟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学术体系,就算是孟子假托的,孟子对俑的看法也应该符合仁的观点.而且这篇文章中,孟子是对梁惠王讲述仁政的道理.所以,更难想象,孟子引用的孔子的话是说人殉更好.好,我们具体看这句话.
未看孟子原文的时候,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最初的理解是,始作俑者(不用人殉者),其无后乎(难道就断子绝孙了么?也就是说,你看不用人殉的帝王将相,后代不也很兴旺发达么?就是说,人殉不是必要的.
朱熹的观点是“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以前的葬制,陪葬的是一捆草,只是略有点象人,而后来的木俑,陶俑,非常象人,所以孔子说这是不仁的,骂他们绝后.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人殉是世界各国早期文化中都有的.所以,俑的殉葬方式应该是晚于人殉的.
但是,从孟子的原文的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的意思应该是,“孔子说,‘最早以俑殉葬的人,他们断子绝孙啊!’,孔子这么说是因为俑象人形,(这是不仁的啊).何况让自己的人民冻饿而死呢,(那就更不用说是非常不仁的啊)”也就是说,孔孟连以俑殉葬都反对(因为不仁),更何况是以人殉葬呢.
另有说法,孔子的时代,一般认为是先有各种俑殉,才有人殉,比较接近朱熹的看法.孔子的骂,就是骂俑殉的发展最终带来了人殉.这种说法也符合仁的观点.
看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始作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1)到过北京的游客,走会前去()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2020-06-08 …

读句子,写出相应的名言.1.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2.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3.以  2020-11-02 …

香港实业家李嘉诚,为子女制定了“六大家规”: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  2020-11-13 …

香港实业家李嘉诚,为子女制定了“六大家规”: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  2020-11-13 …

我家是在农村的,所以我每天都要做农活,特别是这个暑假我帮家里人分担家事,帮父母干活,我觉得才能让自己  2020-11-16 …

我们做事马马虎虎要返工。我们做事一开始就认认真真地去做。用恰当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020-12-01 …

把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划出来他做事一向慎重,从不草率行事。  2020-12-05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写文章一贯精雕细刻,字斟句酌,因此写作水平不断提升,文  2020-12-14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的这段名言说明[]A.做事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B.做事  2021-01-08 …

他之所以成功,是与他模仿能力强和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有关.这句话中的一丝不苟成语运用恰当吗?一丝不苟的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