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照章理发[德]拉里夫·维内尔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照章理发
[德]拉里夫·维内尔
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您上哪儿?”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心平气静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女售票员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我想理个发。”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1欧元吧。”
我攥着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脸。”
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您不打算乘车上路?”他问。
“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这还不够吗?”
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和蔼地说:“                                     。”
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
“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
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
“不能退。”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
“为什么?”
“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
“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
“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桌上的电话。“好了,”打完电话,他说,“您现在可以刮脸了。”
“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
“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说,“而是在莱布尼茨车站。”
小题1: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深夜”,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2:概括写出小说中车站工作人员所遵守的“章”。(3分)
小题3:根据情节,补写文中画线处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小题4: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5分)
小题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作者把场景安排在“深夜”,是为了突出理发师和售票员机械执行规章的死板作风。因为在深夜,理发店和售票处很少有人光顾,理发师和售票员完全有时间为顾客着想,不应死板地照搬规章。
小题1:⑴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理发;⑵不想乘车的即使有车票也不算旅客;⑶不为旅行而买的车票不得退票。(每点1分)
小题1:“非常抱歉。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歉意1分,陈述2分;大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连贯、得体的表达能力
小题1: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留下想象余地。结局前的情节中理发师的行为固然显得机械死板,但尚能理解,现在居然让顾客去下一个车站去刮脸,令人啼笑皆非,这样一个荒诞的结局,起到了深化小说讽刺意义的作用。可以想象,“我”的心情瞬间会由“高兴”的云端跌落至惊呆的地面,小说对我的反应不作交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小题1:提示:⑴可从工作作风的角度谈,如工作人员不顾实际情况、只知照章办事的教条主义作风等;⑵可从工作态度的角度谈,如彬彬有礼的态度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他人着想、替顾客解决问题的态度等;⑶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谈,如按部就班、死守规矩、不知变通的思维容易僵化、失去活力等。⑷可以德国民族恪守规章、遵守规定角度谈,如一切按原则办事,就可减少人为因素等等。



点评:难度一般,关键在于过细和筛选。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以及理发师前面的表现,我们应该能推断出他的态度——和蔼、礼貌,但却很固执,不知道变通。再加上后面“我”的表现,可知,理发师肯定拒绝了“我”的要求。
小题1:试题分析:小说结尾的方式很多:悲剧式、团圆式、回环式、遐想式、意外式、梦靥式等等,但是大多数会采用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的方式,赏析这些结尾方式,主要是剖析结尾的好处,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等等。
点评:这道题可能会有较大障碍,主要是在平时小说讲解中,我们很少涉及到这一块,学生留意的会少一些。如果学生认真阅读,也还是可以答出一点的。难度较大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小说思想主题的一种变式题,小说的引人注意之处就是两个人物表现出的某些行为倾向。由此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经历,而这些正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题目要求结合作品,那么就要求学生扣住文本,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既要注意谈合理的地方,更要谈有争议的地方,给我们启示的地方。
点评:本题难度很大,主要是学生能否确定合适的角度。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