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五泄①(袁宏道)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 泄 (袁宏道)
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可入目者。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艰辛万状, 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 ?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以为不然。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 流壁下。一壁上有古木一株,上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 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 。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王静虚曰:“未也, 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 ?”静虚曾习定 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余与公望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 ,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一二三四等泄,俱在山腰,五级而下,飞涛走雪,与第五泄率相类。山路甚险巇,余等从山下观之,时,新雨后,苔柔石滑,不堪置足,一手拽树枝,一手执杖,踏人肩作磴,半日始得那一步,艰苦万状。山僧云:自此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复下岭。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删改)
【注】①五泄: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②滑(gǔ)滑:泉涌的样子。③习定:养静。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 五泄尚七十余里去:距离。
B.敝舟 马羸:瘦弱。
C.五泄留供来日朝 餐:吃饭
D.所 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目:眼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⑴现在(所看到的)各座山的形态(却)像这样,拿什么来补偿这次路途的艰辛呢?
⑵你们见到小小的丘壑就这样惊喜,明天见到五泄,还不会疯狂而死吗?
⑶石壁黛青陡峭,好像绿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墙一样环绕四周。


小题1:目,动词,与“所”构成名词性短语“所看到的(景色)”。
小题1:①②“也”用于句末表判断。A①连词,于是;②通过,经由。B①代词,这些;②结构助词,的。D①介词,因为;②连词,表并列。
小题1:参考标点“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
小题1:⑴始而失望,⑵既而惊叹,喜甚。(3分)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首先确定关键字;⑴“诸”、“何以”、句意各1分;大意1分。⑵“尔”
“张皇”各1分,⑶“削”“回”“城”各1分,句意1分句意1分然后整理成句,使之符合现
代汉语的习惯。
越地人盛赞五泄,然而对这些我们都是听说而得知的,陶周望虽然极力说五泄很美,其实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与我是一样的。从郡城出发总共走了两天到达诸暨县,该县距离五泄还有七十余里,第二天开始上路,一路上有许多顽山,没有值得观赏的大石头。我暗地里想:到几百里外看山,舟马劳顿,无比艰辛,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山却是这种模样,拿什么来偿还这次路债?陶周望也对他的弟弟说:“你们把五泄夸张得太过分了,如果像这样,那么被袁中郎笑话怎么办呢?”只有王静虚不以为然。不久来到青口,只见两山相夹。中间只留一线天空,山石玲珑陡峭而又瘦削,好象是堆叠在一起,又好象是被镂空的模样。走了几里路见到一处石壁,潭水滑滑的流到石壁下。有一块石壁上有一株古树,上人说那是沉香树,一年开一次花,那是连猿猱也攀登不到的地方。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奇异的石壁,都只是些繁花异草,满山生长,或红或白或青或绿,像锦绣一样灿烂。有的映山红有七八尺高,与其他山上的一点也不一样,因而彼此对视,大声叫道:“真奇特啊!看到这样的风景就足够偿还路债了,再也不怕被袁中郎小看了。”王静虚说:“这还不够呢,你们见到小小的丘壑就如此的高兴,明天见到五泄,还不会疯狂而死吗?”王静虚曾经在五泄养静三年,因此对这里知道的极为详细,我和公望听到这样的话,非常高兴,都在沙石上又跳又叫。慢慢步行十几里,才来到五泄僧房。王静虚说:“牛羊已经下山归家了,五泄美景留到明天早晨再来欣赏吧。”
五泄水石都堪称奇绝,离开它三天后,在梦中仿佛还听到那波涛奔涌的声音。只遗憾没有李白之诗、苏轼之文,因而自己描写五泄高古溃薄之势缺少范文。石壁黛青瘦削,好象是绿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墙一样环绕,石头的颜色好象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从地里突兀出来,上面没有一点泥土。飞瀑从岩石的顶部挂下来,声若奔雷势如海涌,声音传到几里外,那飞瀑巨大得好象有十围之粗的玉石,真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观啊!我于是想起会稽赋上有这样的话“五泄争奇于雁荡”,果真如此,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如何呢。晚上回来,我们各自写了一首诗。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已经很奇特了,我们的诗歌也就变幻恍惚,无比怪诞,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话。这时已是午夜,猛虎怪兽的叫声似乎就在床边,彼此看看对方,须眉毛发全都竖起来,一个个都像是见到了鬼一样。
一二三四等泄,都在山腰,分五级流下,飞奔的波涛雪浪和第五泄完全一样。山路非常危险难行,我们都从山顶到下面去观赏,这时刚刚下过了一场雨,苔藓柔软石头光滑,不能够在上面行走,我们一手拽着树枝,一手拄着拐杖,踏着别人的肩膀作石级,半天才能挪动一步,无比艰辛。山僧说:从这里前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再有下山的路。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