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中学高三(9)班学生对“就业”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如下信息:材料一: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

题目详情
某中学高三(9)班学生对“就业”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如下信息:材料一: 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自主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
同学乙:我要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最好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同学丙:只要能给我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没有失业之忧,我就心满意足了。
材料二: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尝试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1)简要评析材料一中三位同学的择业就业观?并为正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该班同学为什么要选择“就业”这一课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甲根据个人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规划职业,符合自主择业观;
乙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符合职业平等观;
丙满足于给他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这种说法不符合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6分)
建议可围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就业能力,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等。
(2)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源泉。
②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④我国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但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