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数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数 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小题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
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欣喜,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
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每点2分,共4分)
小题1: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
了一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
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
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
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小题1:两首诗的感情方面,首先看赵诗,诗歌首句就交代了创作的背景:连日凉风飒飒,黄叶飞舞,作者拖着病体,来到户外。他想散散心,缓解一下病痛的苦楚。疏疏朗朗的秋林外,远远的一抹淡淡的远山投进眼睑,不禁使人顿生喜悦,几片闲云飞来,旋又遮住那一带秋山。喜中又投进淡淡的哀怨之情;翁卷的诗歌首两句就显示出闲适秀逸的韵致:秋色满天,那凉凉的晴爽的天气似乎溶进那湾秋水中,山峦远远近近的,像一幅水墨画。后两句诗人更是意外之喜连连,他原本是上山看水,却没有想到在水中看到了别样动人的青山。那种无意追寻却意外邂逅的惊喜真是洋溢于诗句之中。
小题1:古诗中的佳句,主要有几个方面使得这些句子的夺人耳目:一、炼字;二、炼意;三、造境。炼意有分为议论精辟和意趣奇佳。赵诗末两句写的极有生气,主要体现在几个动词的使用上。几个动词的使用赋予山、林、云以人格化的魅力,同时,又使得诗中的意境冲淡而悠远。把自己淡淡的感情融于其中。翁诗的主要特色是炼意,其中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颇能代表宋人理趣、情趣小诗的水平。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  2020-05-16 …

孔子的洒脱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  2020-05-16 …

谁能解释此自然现象?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所看到两个自然现象,当然不单是我一人看见还有其他人看见,现象一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  2020-07-08 …

阅读《智取生辰纲》选段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2020-11-01 …

现代文阅读。孔子的洒脱周国平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  2020-11-02 …

现代文阅读(共16分)孔子的洒脱周国平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  2020-11-1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夜深还照读书窗葛兆光①灯下都市,想起宋人刘子军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