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实验发现

题目详情

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实验发现,无论甲液、乙液先后使用顺序如何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都是一样,均发现砖红色沉淀,于是有人提出如下观点: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思路设计: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加热

颜色变化

1号

2 mL苹果汁

2 mL0.05 g/mL CuSO 4

2 mL 0.1 g/m

L NaOH

加热

2号

2 mL苹果汁

A

B

加热

3号

2 mL苹果汁

C

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_____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2 mL 0.1 g/mL NaOH B.2 mL 0.05 g/mL CuSO4 C.2 mL 0.05 g/mL CuSO4与2 mL 0.1 g/mL NaOH的混合液 (2)对照 (3)CuSO4与NaOH的加入顺序 (4)①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②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 解析: 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思想,1号与2号相比,实验变量是NaOH与CuSO4的加入顺序,所以A:0.1 g/mL NaOH,B:0.05 g/mL CuSO4。1号或2号与3号相比,实验变量是是否混合加入。所以C:0.05 g/mL CuSO4与0.1 g/mL NaOH的混合溶液。最终若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猜想正确;若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猜想不正确。
看了 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实验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纳”.他对纳做了如下实  2020-04-09 …

有一个长方体,如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有种切法.(2)怎样  2020-05-13 …

双氧水放入马铃薯片放入,会看到有什么现象?用纸杯装半杯双氧水,然后,将切成薄片的马铃薯片放入杯内,  2020-05-24 …

(2010•重庆)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  2020-06-14 …

小学数学题,三分钟后打出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泡沫塑料,长、宽、高分别为4米、5米、6米,现沿水平方向  2020-07-28 …

马铃薯俗称土豆,我国将已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已经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第四大主粮作物.  2020-07-31 …

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5厘米、12厘米、9厘米长方体木块,六个面涂上红色,现将它切成正方体,没有废  2020-11-03 …

MATLAB求切割后的最大体积现有一四面体的毛坯,其有一顶点有三条棱互相互相垂直,且它们的长度分别为  2020-11-15 …

汉译英:“那只海豚跳出了海面,我记下了那一切”用过去式,“我记下了那一切”,是指,我用脑子将这一切的  2020-11-22 …

有关纳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一块金属钠,发现切面呈银白色.将一小块钠投在水中,金属钠会浮在水面上,与水发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