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题。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阅读题。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

题目详情
阅读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
阅读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 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 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永州八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唐氏之弃地,货 而 不售
② 烈火 而焚之
③ 虽 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④农夫渔父过而 陋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①却②点燃大火③即使④认为……鄙陋看不上
2.答案:那高耸的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的,好像成群的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的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 
3.答案:①孤寂、凄苦、悲凉②心神愉悦、陶醉自得
4.答案: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和重被重用的愿望。(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题。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020-06-09 …

请翻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2020-06-16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反映政治  2020-06-16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  2020-06-22 …

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  2020-06-27 …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亲们,我寻你千百度日  2020-07-02 …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这幅画反映了[]A.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时的情景B.唐玄宗生活日益  2020-11-04 …

综合探究。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  2020-12-09 …

综合探究。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  2020-12-20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