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诺贝尔奖与我们”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1)得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

题目详情
某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诺贝尔奖与我们”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得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你参考方案一,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二的分析,并拟写方案三及其分析。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___
方案三:___
方案分析:___
(2)假如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屠呦呦,请写出一个你设计的采访问题。
(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自从莫言获奖后,游人纷纷前去参观莫言旧居,参观之余也给旧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边厢墙角的砖头被挖走一块,那边厢墙皮被抠掉一点。游客称,把土带回去撒在家里可以沾沾“文”气。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全国沸腾了。而位于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号的屠呦呦旧居--姚宅也随之走入公众的视野。这座近现代建筑,其主人曾是屠呦呦的舅舅、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外地游人、当地市民争相拍照,络绎不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察了活动方案的设定和评析.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它的优点是深刻、全面(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缺点是相对滞后(不着急出报)回答是围绕这两方面回答;
方案三的设定最好与中学生关心的话题或者贴近中学生生活来考虑.学生自行设计方案三,言之成理即可.
(2)此题考察了采访问题的设定.
设计问题时,要有称呼,中心要突出,语言简练,不能问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事.
(3)此题考察了材料的概括和分析.
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回答,尽量要客观公正,根据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3分)示例:方案二分析: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详实”、“权威”),但相对滞后.(1分)方案三示例: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屠呦呦”的专题报道(1分).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1分)
(2)(2分)示例:屠奶奶,您好!我是××中学的×××,首先祝贺您获得诺贝尔奖!请问您获奖之后的心情如何?此次获奖对您以后的工作将有怎样的影响?请您给我们讲讲在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的一些趣事等等.(写一个问题即可.)
(3)(3分)前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旧居参观,表达了民众对他们的尊重,值得肯定,但挖墙掘土的举动就很不文明了.如果自己想做出一番成就,还是应该向名家们学习,踏踏实实的钻研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