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请问“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出自何处?它意思是什么?

题目详情
请问“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出自何处?它意思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这是旧题为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第三首.
有两个成语出自本诗:“河梁携手”,指送别;“河梁之谊”,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也有人称整个苏李诗为“河梁诗”,“河梁”因此成为送别之地的专称.可见本诗影响之大.
全诗无写景字,无奇峭处,平实叙来,然却是感人至深.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可用谓此诗.
虽如此,本诗还是不能轻泛而视.若轻泛读之,朴则朴矣,然精深奥妙自是难明,玲珑透爽更是难求,故我们还是精细剔解之.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河梁不是桥梁,那是一块块石头间隔着搭成的过河通道,只有桥墩,没有桥面,要跳着走.二人携手,那就很不容易了,正常的是前后援引、拉拽.所以诗人特要如此说,应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不舍与缠绵,就是在过河梁的时候也是牵着手一同跳跃.
游子暮何之?暮,夜幕时分,傍晚.游子在这个时候还要动身,这是要到哪里去呢?问话中现出不解.之,离开这里前往.
从全诗看,诗人是送行者,送友人上路.友人在夜幕时分离开,在暮色中要去向远方.诗人与友人极度缠绵,携手共同跳过河梁上的一块块石头.诗人心中充满不为什么这么晚了还要走呢?
这也是送别人常说的话,埋怨或留住行人的话.但如此看来,行人这个时分上路,却是有些特别.从后面的诗句来看,确实是夜晚了,估计月亮已经出来了.可能是夏日,夜晚乘天凉上路.
但离开这些具体的可能的实际情景不谈,诗本身这般的设定却让人感觉出一点青春或幼稚的气息.似乎不大成熟,似乎有些偏执,似乎有些情绪异常.当然,我们认为这是诗人有意为之的,以此来突显离别之情,来雕琢离别之情.往往超异的情感波动更能表现深情,更能说明情深.我们姑且如此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蹊,直接的道路.词典上解释此字时都说是小路,非.蹊与隧道、小径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直接通达的意思.作为路,多用来表示要道、通道、关隘口,有词蹊要、蹊径、蹊跷等.
理解“蹊”字,我们还是从“溪”、“溪”等字来看更能明白.山间的小溪,那是夹在两山中间的小河沟,水从这个最直接的通道直落而下;“溪壑”则是大沟、山谷,也是直落而下的.所以,作为路,“蹊”就有一种直落而下的通畅感,与其他路相比,“蹊”是直接的直通的道路.在各条路所形成的“路阵”中,“蹊路”这里就是有如山谷一样,豁然直落.
我们因此就明白诗人为何要说“徘徊蹊路侧”了.在豁然直落、直通直达的蹊路一侧,徘徊不进,那是以此“徘徊”抗拒那蹊路的“直落”.因为一旦踏上大路,踏上蹊路,友人就不可挽回地远离了.所以,且再徘徊.
悢悢,眷恋的意思.是阶段性推进的状态,内心眷恋难舍,平静一段又突然回卷、重续前缘.本诗这里是指说好了再说几句话后就分手,但到时突然又不舍得放手,如此再三.悢悢不得辞,辞,辞别,分手.
悢悢与徘徊有些相似,皆有如回环抽丝.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行人”指要上路的友人.但这里是一个概念性说法,显得很客观,行人终将要走的,行人是难以久留的.如此再返回头具体落实到友人身上,就似乎有些开放的气象了.这与前面的几句所体现出来的细细戚戚的味道大不相同.别离终将到来,不舍之情终将要舍.这是一种从深情中抽离出来的艰难过程,理智而无奈,所以这句“行人难久留”是一种怅怅的感觉.紧接着,“各言长相思”,一旦奠定了别离的局面,一旦真要分手了,又马上以长长的思念填充那刚刚产生的空白,各自都急言说今后的日子将会用长长的思念充满.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安知,怎知,又怎能知道.“安知非日月”,又怎能知道我们不是日月、不能像那样.
“弦望自有时”,离聚自有其时.每月的十五六日月圆时太阳西落,月亮东升,日月相望,这称为望.每月的初七、初八日和二十二、二十三日,月仅有其半,这时称为弦,分别为上弦月、下弦月.“弦望”是月亮的变化形态,本诗以此表示变化,表示彼此的分离不是永远的,还会再相聚的.
日月的距离在不同的时候是不同的,望时最远,新月(每月初一,又称朔)时最近,而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月亮和太阳以地球为顶点成90度角.一般以“弦望”、“晦朔”、“弦望晦朔”称其变化.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崇,推崇,奉敬有加.明德,明亮的道德,高尚的道德.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亮.德,道德,徳性.明德,光明的道德,明亮的闪烁着光芒的道德.道德有多寡纯杂的不同,一般人的道德杂而不纯,若有若无,灰暗隐约而没有光芒,这样的德不能称为明德,明德乃专指修身持己已达一定地步的儒生士子已具光芒和规模的道德,明明德就是使这已初具规模的散射着光芒的道德更加明亮,也就是使道德进一步提升.
这里的“崇明德”,与“明明德”差不多,都是让自己道德境界进一步提升的意思.
古人务虚,今人重实.今天的我们认为身体很重要,临别寄语多是“保重身体”;古人则认为境界情操更重要,分手时相互勉励“努力崇明德”.
“皓首以为期”,相约白头时再见,相约于白头.
本诗是典型的送别诗,展现了送别完整的全过程,是经典.
与第一首《良时不再至》相比,这首稍显实一些,不若第一首有神.虽然都是按送行顺序描说,但本诗从始至终,十句所贯穿的都是一种不舍之情.重复可致氤氲,但也因此少了灵动与神气.手法上少了些闪转腾挪,虽不致闭塞,但易显拖沓.当然,从另一面讲,却也是回环往复,深曲婉转,一唱复三叹.这是言情,而第一首是出神.
看了 请问“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交流电问题以这个为例(由上向下看是逆时针),它在转动的时候用磁通量观察,因为磁通量变小所以此时  2020-05-12 …

一宇宙飞船横截面积为40m²,它以20km/s的速度匀速飞入一个有大量微尘的星云区里.每立方米的体  2020-06-05 …

问大家一个仿句飞瀑之所以能够飞流直下,除了它有无穷积聚之处,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  2020-06-21 …

一个直径为2米的氢气球,它的载重能力有多大?比如说有一个广告用的氢气球,用于悬挂横幅的,它的直径为2  2020-11-03 …

一个直径为2米的氢气球,它的载重能力大概有多少公斤?比如说有一个用于悬挂横幅的广告氢气球,它的直径为  2020-11-03 …

·请问到哪里可以查到“一头雾水”这个词因为与人争论他说没有一头雾水这个词可是这个词我们却经常可以看见  2020-11-03 …

物理(补充里)要过程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所用的时间为30s  2020-11-21 …

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为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通  2020-12-02 …

一辆大型运输车长22米,均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  2020-12-0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为著名的海峡,它以东为洋,以西为洋,它位于半岛和岛之间.(2)图中的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