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选论语中的其中一条,联系实际写出你的读后感.一小篇就够了!

题目详情
选论语中的其中一条,联系实际写出你的读后感.一小篇就够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看了 选论语中的其中一条,联系实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位数学家,在他一生岁数的四分之一那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七年后,他当上了教授.不幸,两年以后,他  2020-05-13 …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近期汉译出版的《文明的滴定》一书收录了李约瑟1944至1966年间发表的八篇论  2020-07-06 …

补充说明是一篇论文后面引用文章的罗列,AtabayS.A.,KnightD.W.Theinfluen  2020-11-01 …

RT我承认这是我的期末考试题目.请用美学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十月围城》然后写一篇论文.注意是论文不是观  2020-11-04 …

写论文时对那些参考文献该如何引用只写过一篇论文发现这些引用参考文献的论文写起来就是把这些参考文献中有  2020-11-11 …

小李叔叔在电脑中撰写一篇论文,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已完成的数量占未完成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工作15小就可  2020-11-27 …

过秦论第一篇的最后一段.整理并归纳全段用了哪些对比,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及为什么要安排这些对比1  2020-11-29 …

根据课文:三、文章总体是“总一分一总”式的结构: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  2020-12-23 …

三、文章总体是“总一分一总”式的结构: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  2020-12-23 …

三、文章总体是“总一分一总”式的结构: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