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李煜清平乐中最后一句为更行更远还生,此处的两个更是什么意思,读音为几声,第一个更能不能理解为更改的意思
题目详情
李煜清平乐中最后一句为更行更远还生,此处的两个更是什么意思,读音为几声,第一个更能不能理解为更改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更gèng:更加、越加的意思.
李煜清平乐
原 文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 文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此词一说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劈头一个“别”字,领起全文,结出肠断之由,发出怀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触目”二字而来.“砌下”即阶下:“落梅如雪”,一片洁白.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故春已过半,犹有花俏.“如雪乱”,是说落梅之多.梅白如雪,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不正是寓示着人生的哀伤、离情的悲凉么?“乱”字尤语意双关.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面”,亦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扫不尽的离愁.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去仍来.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出情思.这两句,词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白,是个深情的怀人形象,境界很高洁,拂了还满,而又洁白如雪,十分纯洁.《花间集》中就难以找到这样的词境和格调.
下阕仍承“别来”二字,加倍写出离愁.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雁来音讯无凭”是说雁来了,信没来;雁归了,而人未归.“路遥归梦难成”,从对方难成归梦说起,是深一层的写法.极写离人道途之远,欲归未能.信亦无,梦亦无,剩下的只有情天长恨了,于是逼出结尾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诗家习惯用春草以赋离情.李煜则用以入词,用了“更行”、“更远”、“还生”三外简短的词句,将复迭和层递等修辞手法交织于一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随着它的“更行列远”,向天涯之尽头,拓开了人的视野和时空的距离.人走得愈远,空间的距离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视野尽处那一片虚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间.词人的满腔离愁别绪,也随之化入了漫漫大气,离情之深,无可言状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时空,促人深思联想,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秦少游《八六子》词所写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词.
李煜清平乐
原 文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 文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此词一说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劈头一个“别”字,领起全文,结出肠断之由,发出怀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触目”二字而来.“砌下”即阶下:“落梅如雪”,一片洁白.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故春已过半,犹有花俏.“如雪乱”,是说落梅之多.梅白如雪,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不正是寓示着人生的哀伤、离情的悲凉么?“乱”字尤语意双关.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面”,亦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扫不尽的离愁.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去仍来.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出情思.这两句,词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白,是个深情的怀人形象,境界很高洁,拂了还满,而又洁白如雪,十分纯洁.《花间集》中就难以找到这样的词境和格调.
下阕仍承“别来”二字,加倍写出离愁.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雁来音讯无凭”是说雁来了,信没来;雁归了,而人未归.“路遥归梦难成”,从对方难成归梦说起,是深一层的写法.极写离人道途之远,欲归未能.信亦无,梦亦无,剩下的只有情天长恨了,于是逼出结尾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诗家习惯用春草以赋离情.李煜则用以入词,用了“更行”、“更远”、“还生”三外简短的词句,将复迭和层递等修辞手法交织于一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随着它的“更行列远”,向天涯之尽头,拓开了人的视野和时空的距离.人走得愈远,空间的距离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视野尽处那一片虚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间.词人的满腔离愁别绪,也随之化入了漫漫大气,离情之深,无可言状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时空,促人深思联想,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秦少游《八六子》词所写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词.
看了 李煜清平乐中最后一句为更行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发音中的两个音标怎么发音那两个thethank两个单词的发音开头的音标很难发准,特别是舌头要不 2020-05-14 …
音程中的音数问题我老是搞不通音程中的音数就是音程中的两个音所包含的全音,半音的数目.我搞不懂的是这 2020-06-27 …
(1/2)音乐当中的哆来咪发嗦啦嘻(1234567)的音高是逐渐增高吗?如果是这样,每相邻两个音之 2020-07-05 …
英语中为什么vivian是3个音节,而air是1个音节?vivian的音标是['vi:viən], 2020-07-14 …
英语音标里的n在单词中间的话是不是发两次比如probationary的音标里的n到底是连前边那个t 2020-07-23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99课英音版本中单词听不出在课文中有一句话是Ithinkthatthedoctor 2020-11-05 …
现代汉语音节分析分析一个音节由几个音素构成,我实在闹不明白,比如yin为什么是两个音素,wu为什么是 2020-11-28 …
为什么decide中的c发s的音而decade中的c发k的音?还有为什么重音也不同?字典中把deci 2020-12-02 …
关于,发音的知识.元音字母在非重读音节中比如[E]1.Chinachina分两个音节?na是非重读音 2020-12-04 …
关于一道考题李煜在中用哪两句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1是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我觉得是写的物是人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