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

题目详情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改革?(1分)除了材料涉及的(改说汉话),请写出他在位时期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写出2条,每条1分共2分)

(4)请说出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5)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

(6)用一句话评价他?(1分)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改革?(1分)除了材料涉及的(改说汉话),请写出他在位时期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写出2条,每条1分共2分)

(4)请说出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5)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

(6)用一句话评价他?(1分)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改革?(1分)除了材料涉及的(改说汉话),请写出他在位时期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写出2条,每条1分共2分)

(4)请说出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5)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

(6)用一句话评价他?(1分)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什么改革?(1分)除了材料涉及的(改说汉话),请写出他在位时期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写出2条,每条1分共2分)

(4)请说出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5)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

(6)用一句话评价他?(1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北魏孝文帝

(2)鲜卑语,汉语

(3)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改说汉语。  与汉族贵族联姻,改汉姓。 

(4)巩固北魏统治

(5)促进民族大融合

(6)孝文帝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1)北魏孝文帝

(2)鲜卑语,汉语

(3)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改说汉语。  与汉族贵族联姻,改汉姓。 

(4)巩固北魏统治

(5)促进民族大融合

(6)孝文帝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1)北魏孝文帝

(1)北魏孝文帝

(2)鲜卑语,汉语

(2)鲜卑语,汉语

(3)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改说汉语。  与汉族贵族联姻,改汉姓。 

(3)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改说汉语。  与汉族贵族联姻,改汉姓。 

(4)巩固北魏统治

(4)巩固北魏统治

(5)促进民族大融合

(5)促进民族大融合

(6)孝文帝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6)孝文帝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看了 (10分)材料一:北魏时一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中的“武帝”指谁?“宣帝改日都护”是指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有何意义?武帝时  2020-05-16 …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中武帝指谁?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  2020-06-03 …

为什么有些皇帝的皇帝名字都带点不吉利的意思东汉有个叫汉殇帝汉哀帝.都那么不吉利呢?一听下去就知道很  2020-06-05 …

电视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使汉武帝成为历史发展道路上  2020-06-11 …

材料中“北虏”指谁?“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的事?“都护”的职能如何?它的设置有何意义?材料:“武  2020-06-22 …

阅读题:范仲淹的故事(节选)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  2020-06-30 …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1)材料记载的是汉匈的哪两件事  2020-07-16 …

历史与社会题目,急!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1)材料中“  2020-11-10 …

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帝的画像是如何完成的?故宫藏明清两朝皇帝画像,为什么他们穿戴的衮冕,坐的宝座都不太一  2020-11-13 …

对罗马帝国描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B.古丝绸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