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600---1000字,非抄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好的话再加5分

题目详情
600---1000字,非抄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好的话再加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最喜欢的是周恩来,所以写的是他)
  他爱心博大,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你看他大至处理国际关系,小至处理人际关系无不充满浓浓的、厚厚的爱心.美帝国主义和中国人民、中国**曾是积怨如山的,但是战争结束后,一九五四年周恩来第一次与美国代表团在日内瓦见面时就发出友好的表示,虽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了,或者是不敢接受,但周恩来还是满脸的宽厚与自信,就是这种宽厚与自信,终于吸引尼克松在我们立国二十一年后,横跨太平洋到中国来与周恩来握手.国共两党是曾有血海深仇的,蒋介石曾以巨额大洋悬赏要周恩来的头.当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已成阶下囚,国人皆曰可杀,连曾经向蒋介石右倾过的陈独秀都高兴地连呼打酒来,蒋介石必死无疑.但是周恩来却带了十个人,进到刀枪如林的西安城去与蒋介石握手.周恩来长期代表中共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在南京,在北平.到最后,这些敌方代表竟为他的魅力所吸引,投向了中共.只有团长张治中说,别人可以留下,从手续上讲他应回去复命.周却坚决挽留,说西安事变已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张学良),这次不能重演悲剧,并立即通过地下党将张的家属也接到了北平.他的爱心征服了多少人,温暖了多少人,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叹服.宋美龄连问蒋介石,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样的人.美方与他长期打交道后,甚至后悔当初不该去扶植蒋介石.至于他对人民的爱,革命队伍内同志的爱,更是如雨润田,如土载物般地浑厚深沉.曾任党的总书记、犯过“左”倾路线错误的博古,可以说是经周恩来亲手“颠覆”下台的,但后来他们相处得很好,在重庆,博古成了周的得力助手.甚至像陈独秀这样曾给党造成血的损失,当他对自己的错误已有认识,并有回党的表示时,周恩来立即着手接洽此事,可惜未能谈成.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话移来评价周恩来最合适不过.当周恩来去世时,无论东方西方,同声悲泣,整个地球都载不动这许多遗憾,许多愁.
  他的大德,再造了党,再党了共和国,并且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糅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则是党和国家的养护人.他硬是让各方面的压力,各种矛盾将自己压成了粉,挤成了油,润滑着党和共和国这架机器,维持着它的正常运行.五十年来他亲手托起党的两任领袖,又拯救过共和国的三次危机.遵义会议他扶起了毛泽东,“**”后期他托出邓小平.作为两代领袖,毛邓之功炳彪史册,而周恩来却静静地化作了那六个“无”.建国后他首治战争创伤,国家复苏;二治“大跃进”灾难,国又中兴;三抗林彪江青集团,铲除妖孽.而他在举国狂庆的前夜却先悄悄地走了,走时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
  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地感人至深,感人至久呢?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来,爱民之官受人爱.诸葛亮治蜀二十七年,而武侯祠香火不断一千五百年.陈毅游武侯祠道:“孔明反胜昭烈(刘备)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遗爱愈厚,念之愈切.平日常人相处尚投桃报李,有恩必报,而一个伟人再造了国家,复兴了民族,润泽了百姓,后人又怎能轻易地淡忘了他呢?我们是唯物论者,但我心里总觉得大概有一天还是会有人来要为总理修一座庙.庙是神的殿堂,神是后人在所有的前人中筛选出来的模范,比若忠义如关公,爱民如诸葛亮.周总理无论在自身修养和治国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诸葛亮.诸葛亮教子很严,他那篇有名的《诫子书》,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勤俭持家,上书后主说,自己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供给一家人的生活,馀再无积蓄.这两件事都常为史家称道.呜呼,总理何如?他没有后,当然也没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没有遗产,去世时,家属各分到几件补丁衣服作纪念;他没有祠,没有墓,连灰都不知落在何方.他不立言,没有一篇《出师表》可以传世.他越是这样地没有没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那一个个没有也就越像一条条鞭子抽在人们的心上.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而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时空的.不独总理,所有历史上的伟人,中国的司马迁、文天祥,外国的马克思、列宁,我们又何曾见过呢?爱因斯坦生生将一座物理大山凿穿而得出一个哲学结论:当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停止;当质量足够大时它周围的空间就弯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提出一个“人格相对论”呢?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囊括空间而护佑生灵.我们与伟人当然就既无时间之差又无空间之别了.
  这就是生命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