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用“单线桥”或者“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回答问题.C2+2NaOH=NaCl+NaClO+H2O;氧化产物是_______Fe+Cu2+=Fe2+ +Cu;如果反应转移1.206X10^23个e-,那么得到的还原产物的质量为___克.
题目详情
用“单线桥”或者“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回答问题.
C2+2NaOH=NaCl+NaClO+H2O;氧化产物是_______
Fe+Cu2+=Fe2+ +Cu;如果反应转移1.206X10^23个e-,那么得到的还原产物的质量为___克.
C2+2NaOH=NaCl+NaClO+H2O;氧化产物是_______
Fe+Cu2+=Fe2+ +Cu;如果反应转移1.206X10^23个e-,那么得到的还原产物的质量为___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单线桥: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进而确定得失电子的元素.
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化合价减少)与还原剂(化合价增加),箭头指向氧化剂.
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双线桥: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一条线由氧化剂化合价减少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元素,另一条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对元素.
标出“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注明改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判断转移的电子总数的方法
:每个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x,我们就说该元素的每个原子电子转移了x个,
有n个原子的电子发生转移nx个电子.
H2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例如
Zn + 2HCl = ZnCl2 + H2↑
氢元素的化合价有+1变到0,化合价变化了1,就说每个氢原子转移了1个电子
而有2个氢原子化合价变化了,所以总的就转移了2个电子.
下面的角标指的是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在看有多少个原子时,当然要看角标了.
比如H2 + Cl2 = 2HCl
里面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氢和氯,氢气H2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所以我们说,每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但是有2个氢原子,所以共失去2个电子.
氧化产物是生成物中化学价降低的物质(根据口诀:高原低氧)
对不起,时间不够了,题目你就想想吧!应该做得出
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化合价减少)与还原剂(化合价增加),箭头指向氧化剂.
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双线桥: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一条线由氧化剂化合价减少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元素,另一条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对元素.
标出“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注明改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判断转移的电子总数的方法
:每个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x,我们就说该元素的每个原子电子转移了x个,
有n个原子的电子发生转移nx个电子.
H2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例如
Zn + 2HCl = ZnCl2 + H2↑
氢元素的化合价有+1变到0,化合价变化了1,就说每个氢原子转移了1个电子
而有2个氢原子化合价变化了,所以总的就转移了2个电子.
下面的角标指的是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在看有多少个原子时,当然要看角标了.
比如H2 + Cl2 = 2HCl
里面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氢和氯,氢气H2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所以我们说,每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但是有2个氢原子,所以共失去2个电子.
氧化产物是生成物中化学价降低的物质(根据口诀:高原低氧)
对不起,时间不够了,题目你就想想吧!应该做得出
看了 用“单线桥”或者“双线桥”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若函数f(x)满足f(x+y)=f(x)+f(y)+xy(x+y)且飞(x)在x=0处的导数为1. 2020-05-04 …
求几道题的解法.高数1.开始高中学习了.做了一个数学test(测试)有30问题.每个问题答对了给5 2020-05-13 …
一种彩电,如果减少定价的10%出售,可赢215利元,如果减少定价的20%出售,就亏本215元,彩电 2020-07-19 …
(3x+1)²-4=0用配方法或者公式法或者分解因式发再或者开平方法解答 2020-08-01 …
(1)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象法、类比法、 2020-08-01 …
解方程(x+1)2=4(x-2)2较为简捷的方法是()A.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B.开平方法或配方法C 2020-11-22 …
解方程(x+1)2=4(x-2)2较为简捷的方法是()A.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B.开平方法或配方法C 2020-11-22 …
解方程(x+1)2=4(x-2)2较为简捷的方法是()A.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B.开平方法或配方法C 2020-11-22 …
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像法、类比法、科学假说 2020-12-14 …
在课堂上,当你发现自己的解题方法或答案与老师不同时,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