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问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君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渡边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一位当时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说:“12月13日,一个中国和家人曾来我们的难民营寻求庇护,两天后他与其他的人回到自己的村庄寻找一点米粮,正好碰上几个日军士兵在搜索中国士兵,他们说这个青年农民是个兵,所以应该处决,试图以军刀砍下他的头,但是他的又高又厚的棉袍衣领减弱了若干刀力,日本人留下他慢慢去死,这个农民在1938年元旦死亡。”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3)着想证实材料四中美国传教士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实物证据是哪则?还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证据?(至少写出两种途径)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围绕研究的主题搜集历史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流程之一。以下是某学者针对“西方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研 2020-07-17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1-15 …
本人高三,想买一本历史资料书本人高三,学文的,想买一本历史资料书,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下有没有什么好的. 2020-11-24 …
搜集史料和考订史料的方法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你知道哪些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或途径呢? 2020-11-26 …
材料一: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年轻时曾到各地游历,不远万里登长城,到曲阜城,就是为 2020-12-04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945年联 2020-12-17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表中内容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选项史实、史料得出结论A七七事 2020-12-17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757-1 2020-12-17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2-17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遥下表中的选项袁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953年,周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