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②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③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④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⑤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1.从雾的形成看气温与水汽的关系,归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B. 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C.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少 D.气温的高低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关系不大
2.大雾天气有哪些危害?请分条概括。文章说明大雾危害时有详有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5分)
3.请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1.A
2.1、大雾天气影响交通。2、大雾天气危害农业。3、大雾天气危害人体健康。(3分,1点1分)大雾对交通的影响众所周知,所以略写,而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所以详写。(2分,1点1分)
3.运用列数字、作诠释、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只要答到2点得2分),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雾的种类(1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观赏这山村美景,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 2020-04-09 …
有些歌曲的歌词中都含有“亦”这个字,如李羿慧的花开花落,歌词是雨茫茫,雾茫茫,盼望花开花亦落 后妈 2020-05-17 …
早晨,群山弥漫着蒸腾的白雾,青灰色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随山势迤逦而下,潜入茫茫雾海里.此句子怎.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 2020-07-02 …
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在深夜的中央公园里竟然能看到觅食的松鼠!2.晨光微露,自由女神像在 2020-07-03 …
清晨,湖面上常常出现薄薄的雾气,关于雾气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是由湖水蒸发产生 2020-11-01 …
关于湖面上出现的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 2020-11-01 …